jì chóu lǐ bó shì yǒng níng zhǔ bù shū tīng jiàn dài
寄酬李博士永宁主簿叔厅见待
chū xià xī zhòng yuán shuāng lín duì chán kè |
初夏息众缘 双林对禅客 |
wǎng zī fāng lán zǎo cù wǒ yōu rén cè |
枉兹芳兰藻 促我幽人策 |
míng sōu qǐ qián zhé yì jù chén wǎng jì |
冥搜企前哲 逸句陈往迹 |
fǎng fú lù hún nán tiáo dì qiān fēng bì |
仿佛陆浑南 迢递千峰碧 |
cóng lái chí gāo jià zì gù wú wù yì |
从来迟高驾 自顾无物役 |
shān shuǐ xīn suǒ yú rú hé gèng zhāo xī |
山水心所娱 如何更朝夕 |
chén xīng shè qīng luò fǎng zi gāo yáng zhái |
晨兴涉清洛 访子高阳宅 |
mò yán wǎng lái shū nú mǎ zhī qiān mò |
莫言往来疏 驽马知阡陌 |
《寄酬李博士永宁主簿叔厅见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韦应物写给李博士永宁主簿叔厅的回信,表达对对方的深厚情谊和自己的感慨。我们可以分段解释其意思:
**首句**:“初夏息众缘,双林对禅客,枉兹芳兰藻,促我幽人策,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
这里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初夏的宁静时刻,与禅客对坐,感受到李博士的诗文(“芳兰藻”)如同珍贵的兰花,促使诗人思考与前贤(“前哲”)相媲美的高深哲学问题。冥想与前人的智慧相对照,反思自己的诗歌创作。
**次句**:“仿佛陆浑南,迢递千峰碧,从来迟高驾,自顾无物役。”
诗人想象李博士驾着高车从遥远的陆浑南(一个地名)而来,如同碧绿的山峰遥不可及,展现了对李博士的深切期待。同时,诗人自省,表示自己没有世俗的束缚,自由自在。
**中段**:“山水心所娱,如何更朝夕,晨兴涉清洛,访子高阳宅。”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希望与李博士在早晨兴起,共同涉过清澈的洛水,去探访高阳(一个地名)的住处。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友谊的深情邀请。
**后段**:“莫言往来疏,驽马知阡陌。”
最后,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说即使两人来往看似疏远,他像驽马一样知道路途,表示自己愿意随时迎接朋友的到来,不会因为距离或时间的流逝而疏远友情。整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远的哲学思考和对前人智慧的景仰。
《寄酬李博士永宁主簿叔厅见待》古诗词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寄酬李博士永宁主簿叔厅见待》是一首诗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赏析其思想情感、结构特点以及语言艺术。
### 思想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清净禅宗生活的向往。诗的前半部分,诗人以自己初夏静心修行的场景,引入了对友人李博士的思念。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双林对禅客的环境中,收到了友人“芳兰藻”的诗歌,这不仅表达了友人的深情,也激发了诗人内心对于隐逸生活的思考和向往。通过“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诗人表达了对前人的敬仰和对过往诗歌艺术的追思,进一步深化了对幽静生活的渴望。
后半部分,诗人以“仿佛陆浑南,迢递千峰碧”描绘了理想中的山水田园之美,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在尘世,心却早已向往山水,渴望像友人一样拥有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如何更朝夕,晨兴涉清洛,访子高阳宅”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羡慕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结构特点
这首诗结构清晰,情感自然流露。首段通过场景描写引出主题,中间部分深入表达情感和思想,结尾部分则以对友人的向往和对山水生活的追求收尾,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达。诗中运用了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邃。
### 语言艺术
韦应物的诗歌语言清雅,富含哲理,善于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和表达哲思。如“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运用了对比和引用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哲学家的景仰,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在描绘山水田园之美的时候,诗人使用了“陆浑南”、“千峰碧”等富有意境的词语,营造出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向往。
总之,韦应物的这首《寄酬李博士永宁主簿叔厅见待》通过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禅宗生活以及友人深情的深切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