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óu qín zhēng jūn 、 xú shào fǔ chūn rì jiàn jì

酬秦征君、徐少府春日见寄

作者:韦应物 
hán yè zǔ liáng dí     cóng zhú xiǎng yōu jū
寒夜阻良觌   丛竹想幽居
hǔ fú yǔ yǐ wù     jīn dān zi hé rú
虎符予已误   金丹子何如
yàn jí guān nóng xiá     shēng gē tīng sòng yú
宴集观农暇   笙歌听讼馀
suī méng yī yán jiào     zì kuì dào qíng shū
虽蒙一言教   自愧道情疏

《酬秦征君、徐少府春日见寄》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是对友人秦征君和徐少府在春日的寄赠的回应。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社会的思考。以下是逐段解释:

1. **寒夜阻良觌, 丛竹想幽居**:
- **寒夜阻良觌**:寒冷的夜晚阻止了我们相遇的机会。"觌",读作dí,原意为见面、相见,这里指与友人相会。
- **丛竹想幽居**:想象着在茂密的竹林中友人的居所,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

2. **虎符予已误, 金丹子何如**:
- **虎符予已误**:这里用“虎符”指代国家的信物或权力,暗示自己可能在仕途或权谋上有所疏漏、失误。
- **金丹子何如**:“金丹”在古代道家文化中,指的是长生不老的灵丹。这里可能是以“金丹子”指代寻求长生、智慧或内心的修行,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为和人生追求的反思。

3. **宴集观农暇, 笙歌听讼馀**:
- **宴集观农暇**:宴会和集会时正值农事休息的时候,暗示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笙歌听讼馀**:在听审(审理案件)之后的余暇时间,享受音乐(笙歌),体现了司法与艺术的结合,以及审案后的轻松氛围。

4. **虽蒙一言教, 自愧道情疏**:
- **虽蒙一言教**:虽然受到友人一句教诲,表达了对友人意见的重视。
- **自愧道情疏**:但自感在道德、情感上有所疏离。这里的“道情”可能指的是道德情操、内心情感的修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精神修为上的自我反思与内疚。

整首诗通过描写与友人的分别、对自身生活和仕途的反省、以及对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酬秦征君、徐少府春日见寄》古诗词赏析:

《酬秦征君、徐少府春日见寄》是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和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老友的思念以及对自身道行的谦逊自省。诗中的内容不仅表达了对好友秦征君和徐少府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诗人韦应物在官场与隐逸生活之间的复杂情感,以及其对于修身养性、追求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

### 题目解读
题目“春日见寄”表明这是一首回信诗,秦征君和徐少府在春日写信给韦应物,表达对他们的好感与寄望,韦应物则在诗中对他们的来信进行了回应。题目同时暗示了诗中会涉及对春天自然景色、友情、官场生活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和思考。

### 内容赏析
诗的开头“寒夜阻良觌,丛竹想幽居”,通过“寒夜”与“良觌”的对比,表现了诗人韦应物在春日到来之际对远方好友的思念,以及对友人身居幽静之所的想象,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虎符予已误,金丹子何如”一句,引用“虎符”与“金丹子”(古代道士常用的物品,象征着权力与长生不老)的典故,韦应物借此表达自己在官场可能的失误与对长生之术的探讨,流露出对官场的些许无奈与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宴集观农暇,笙歌听讼馀”描绘了一幅官场与日常生活交织的画面,通过宴会与政务结束后的轻松时光,展示了官场生活的另一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公务之余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虽蒙一言教,自愧道情疏”表达了诗人虽然受到朋友的教诲,但对于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仍有自知之明的谦逊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自身修行的深刻反思与追求。

### 总结
韦应物的这首诗通过春日的景色、朋友的思念与自己的反思,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在官场与隐逸生活之间的内心挣扎与精神追求。诗中不仅有对友情的深厚情感,还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态度,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自我省察,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文人风骨和精神追求。

韦应物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