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ōng yè sù sī kōng shǔ yě jū , yīn jì chóu zèng

冬夜宿司空曙野居,因寄酬赠

作者:韦应物 
zhōng rì kuì wú zhèng     yǔ jūn liáo sàn jīn
终日愧无政   与君聊散襟
chéng gēn shān bàn fù     tíng yǐng shuǐ zhōng xīn
城根山半腹   亭影水中心
lǎng yǒng zhú chuāng jìng     yě qíng huā jìng shēn
朗咏竹窗静   野情花径深
nà néng yǒu yú xīng     bù zuò shàn xī xún
那能有馀兴   不作剡溪寻

《冬夜宿司空曙野居,因寄酬赠》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冬夜宿司空曙野居,因寄酬赠》由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它主要描绘了一次冬夜中与友人司空曙的相聚,并寄赠酬谢的情景。全诗分为四段,以下是逐段解释:

### 第一段:终日愧无政,与君聊散襟

这一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公务繁重,未能有所作为的愧疚之情。他与友人相聚,试图在自然的环境中放松心情,忘却日常的烦恼。

### 第二段: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

这里描绘的是他们聚会的环境,地点靠近城市的边缘,山峦之半,有一亭子矗立于水的中心。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营造了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

### 第三段:朗咏竹窗静,野情花径深

这一段进一步描绘了聚会的活动与氛围。在静谧的竹窗下,诗人朗声吟咏,表达出对自然景色的赞赏之情。而“野情花径深”则描绘了探索未知、深入花径中所见的野趣,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探索。

### 第四段:那能有馀兴,不作剡溪寻

最后一段,诗人表达了对这次聚会的深切感受以及未来的憧憬。他不能仅满足于当前的享受,还希望再次前往剡溪(一说为浙东会稽山下的剡溪,为山水名胜之地),寻找更多的自然之乐与心灵的滋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冬夜宿司空曙野居,因寄酬赠》古诗词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冬夜宿司空曙野居,因寄酬赠》展示了作者在冬夜访问友人司空曙的乡间居所,并通过一系列描写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与友人相聚的愉悦之情。

首先,首句“终日愧无政,与君聊散襟”透露出作者对公务繁忙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在忙碌的官场上,作者感叹自己“无政”,表达了对日常政务压力的厌倦和对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在这里,“与君聊散襟”不仅是对友人邀请的应允,更是作者在内心深处寻求释放和解脱的愿望。

接下来的几句“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描绘了友人住所周边的自然环境,通过“城根山半腹”展现出一种与城市喧嚣相对立的山野气息,山与城的对比暗示了远离尘嚣的宁静。而“亭影水中心”则进一步强调了水的清澈与静谧,亭子的倒影在水中显得格外雅致,体现了环境的和谐与宁静之美。

“朗咏竹窗静,野情花径深”则更进一步地描绘了夜晚的氛围和作者的活动。竹窗的静谧与朗读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自然的乐章,表达了作者在静谧夜晚中享受自然、放飞心灵的状态。同时,“野情花径深”不仅描绘了花径的深远和繁花似锦,还隐含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探索的意愿。

最后的“那能有馀兴,不作剡溪寻”则表达了作者在享受当前环境的同时,对另一种理想生活的憧憬。剡溪,是古代文人经常游历的地方,象征着文人的隐逸生活和对山水田园的热爱。这句话暗示了作者不仅满足于当前的会面与自然的亲近,还渴望着能像古代文人一样,去体验更多的自然之美和心灵的深度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让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冬夜与友人相聚,共同欣赏自然美景的温馨时刻。

韦应物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