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ū hái

出还

作者:韦应物 
chén qǐ líng yán shuāng     tòng kū lín sù wéi
晨起凌严霜   恸哭临素帷
jià yán bǎi lǐ tú     cè chuàng fù hé wèi
驾言百里途   恻怆复何为
zuó zhě shì gōng fǔ     shǔ chéng cháng zài chí
昨者仕公府   属城常载驰
chū mén wú suǒ yōu     fǎn shì yì xī xī
出门无所忧   返室亦熙熙
jīn zhě yǎn yún fēi     dàn wén tóng zhì bēi
今者掩筠扉   但闻童稚悲
zhàng fū xū chū rù     gù ěr nèi wú yī
丈夫须出入   顾尔内无依
xián hèn yǐ suān gǔ     hé kuàng kǔ hán shí
衔恨已酸骨   何况苦寒时
dān chē lù xiāo tiáo     huí shǒu zhǎng wēi chí
单车路萧条   回首长逶迟
piāo fēng hū jié yě     liáo lì yàn qǐ fēi
飘风忽截野   嘹唳雁起飞
xī shí tóng wǎng lù     dú wǎng jīn jù zhī
昔时同往路   独往今讵知

《出还》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出还》。以下是逐段解释诗词的意思:

1.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
早上起床,穿过严霜,面对洁白的帷幕,驾车踏上远行的路途,心中满是悲伤和愁绪,不知是为了什么。

2. **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
昨日我还在官府任职,频繁地到属城奔波,出门不必担忧,回家后也总是欢愉的。

3. **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
而如今我关上竹门,只听见孩子们的悲泣。作为男人,我必须在外奔波,但想到家中无依无靠,内心感到无比的痛苦。

4. **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
心中已充满悲愤,更何况是在寒冷的季节。独自驾车在荒凉的路上,每次回头,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

5. **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突然一阵风刮过田野,雁群在空中嘹唳地飞起,过去我们一同前行的路,如今我独自前往,未来会怎样,我已无法预料。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从官场的繁忙和快乐,突然转到家庭的孤独和痛苦之间的强烈对比。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于个人责任与家庭关爱之间冲突的深切感受,以及在面对人生重大变化时的困惑和无奈。诗中的景物描写如“严霜”、“飘风”、“萧条的路”、“嘹唳的雁”等,都为这种情绪营造了悲凉的氛围,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

《出还》古诗词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出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对比,展现了诗人从官场返回家庭后的心理变化和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材与主题
这首诗以诗人的个人经历为线索,探讨了从外界(仕途)回到家庭的内心感受,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情感波动。主题涉及对人生苦乐、命运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家庭温暖与孤独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 技巧与艺术手法
1. **场景对比**:诗中通过“晨起”与“恸哭”的对比,以及“仕公府”与“返室”的对比,展现出从外界繁华到家庭孤独的鲜明反差,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2. **情感抒发**:诗人通过直接的情感宣泄,如“恸哭”、“衔恨”等词语,以及对家庭温暖和孤独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3. **比喻与象征**:如“飘风”与“雁”的形象,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 语言与风格
韦应物的诗作风格平实质朴,情感真挚。这首诗在语言上保持了这一风格,通过日常的语言和情景描绘,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体现了其诗歌中常见的山水田园风格,与情感的抒发相辅相成,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

### 总体评价
《出还》是一首深具情感深度和个人思考的作品。它不仅描绘了诗人在不同生活阶段的情感体验,还探讨了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转变和挑战。通过韦应物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洞察,这首诗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韦应物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