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lú zhì tóng yóu yǒng dìng sì běi chí sēng zhāi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shǐ rù sōng lù yǒng dú xīn shān sì yōu |
始入松路永 独忻山寺幽 |
bù zhī lín jué kǎn nǎi jiàn xī jiāng liú |
不知临绝槛 乃见西江流 |
wú xiù fēn yān jǐng chǔ diān sàn lín qiū |
吴岫分烟景 楚甸散林丘 |
fāng wù guān sài miǎo zhòng zhěn gù yuán chóu |
方悟关塞眇 重轸故园愁 |
wén zhōng jiè guī qí qì jiàn xī liáng yóu |
闻钟戒归骑 憩涧惜良游 |
dì shū quán gǔ xiá chūn shēn cǎo mù chóu |
地疏泉谷狭 春深草木稠 |
zī yān shǎng wèi jí qīng jǐng qī miǎo qiū |
兹焉赏未极 清景期杪秋 |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古诗词释义:
韦应物的这首诗《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卢陟共同游览永定寺北池僧斋的经历,以及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充满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故园的深切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首句描述了进入松林小径的开始,这条路延伸得很长。诗人独自在这一片幽静的山寺中感到愉悦和安心。
**不知临绝槛,乃见西江流:**
在诗人的不经意间,他靠近了寺院的一个高处,站在绝壁的栏杆前,却意外地看到了西江的水流淌在下方。这句表达了意外发现美景的惊喜。
**吴岫分烟景,楚甸散林丘:**
诗人眺望远方,看到了吴地的山峦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楚地的田野散落在林丘之中。这句通过景物的对比,描绘了广阔而宁静的自然景象。
**方悟关塞眇,重轸故园愁:**
诗人意识到,眼前的景色虽美,却令人联想到远方的关塞,不禁思念起家乡。这里的“关塞眇”可能是指边塞的遥远和艰苦,而“故园愁”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忧虑。
**闻钟戒归骑,憩涧惜良游:**
诗人听到寺院的钟声,提醒他们该返回了。在离开之前,他们在山涧休息,不舍地回味这美好的旅程。
**地疏泉谷狭,春深草木稠:**
此句描绘了地形的稀疏,山谷的狭窄,以及春天深时草木茂盛的景象,营造出了一种清幽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兹焉赏未极,清景期杪秋:**
诗人感叹此次游览还未尽兴,希望在秋末再来,那时的景色会更加清朗。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再次游览此地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游览寺院北池时的所见所感,融合了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古诗词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故园的怀念。整首诗结构清晰,情感细腻,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历寺院周围景色时的所见所感,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与情感波动。
首先,诗的开篇“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描绘了进入松林的小路,以及山寺的宁静与幽深,用“始入”与“独忻”两词分别表达了诗人进入自然与宗教空间时的惊喜与愉悦之情。
接着,诗人“乃见西江流,吴岫分烟景,楚甸散林丘”描述了当他站在高处望向远方时,看到西江的壮丽景色以及远处的山脉、平原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这些景色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广阔与深邃。诗人在这里使用“吴岫”与“楚甸”来代指远方的山脉和平原,运用了地名的象征性含义,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方悟关塞眇,重轸故园愁”一句是诗人心境转变的关键。在感受到自然美景的同时,诗人也想到了遥远的关塞与故乡,引发了对故园的深深思念。这里的“关塞眇”表达了对远方与故乡的遥远之感,“重轸故园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远离故乡而产生的愁绪。
“闻钟戒归骑,憩涧惜良游”是诗人与友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准备返回,但在中途停留小憩时对这次美好旅程的珍惜。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对故园的思念交织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最后,“地疏泉谷狭,春深草木稠”描绘了游历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无论是稀疏的地貌还是繁茂的草木,都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而“兹焉赏未极,清景期杪秋”则表达了诗人虽对这次旅程感到满足,但仍期待在秋天再次欣赏这里的美景,展现了对自然与时间的无限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韦应物诗风中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