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óu xī

游溪

作者:韦应物 
mì zhú xíng yǐ yuǎn     zi guī tí gēng shēn
密竹行已远   子规啼更深
lǜ chí fāng cǎo qì     xián zhāi chūn shù yīn
绿池芳草气   闲斋春树阴
qíng dié piāo lán jìng     yóu fēng rào huā xīn
晴蝶飘兰径   游蜂绕花心
bù yù jūn xié shǒu     shuí fù cǐ yōu xún
不遇君携手   谁复此幽寻

《游溪》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游溪》描绘了韦应物一次夜晚在溪边的悠闲散步之旅,通过对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下面逐段解释:

1. **密竹行已远, 子规啼更深,**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在密竹林中行走,已经行了很远,耳边是子规鸟的啼叫声,仿佛整个夜晚都被这悠长而凄美的鸟鸣声填满。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2. **绿池芳草气, 闲斋春树阴,** 绿色的池塘中长满了茂盛的芳草,空气中弥漫着草的清新气息。闲适的书房周围,是春天树木的浓荫,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雅致,以及对大自然美好的欣赏。

3. **晴蝶飘兰径, 游蜂绕花心,**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蝴蝶在兰花小径上轻轻飘舞,蜜蜂在花心中忙碌地采集花蜜。这四字对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4. **不遇君携手, 谁复此幽寻,** 最后一句表达了遗憾之情。意思是说,在这样的美好时光里,如果没有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携手探索,又有谁会愿意深入这片幽静的溪边,体验这份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呢?这句话流露出诗人对友谊的渴望和对共同享受自然之美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

《游溪》古诗词赏析:

《游溪》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创作的,充分展现了他淡泊名利、喜爱自然的情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前两联(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诗的开头,作者用“密竹”和“子规啼”这两个意象,描绘出一幅夜晚宁静而幽深的画面。密竹代表着静谧的森林,子规的啼声,则增添了几分夜的神秘与孤独。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描绘,更是对心境的投射,表达出作者在自然中的沉思和对宁静的追求。

2. **中间两联(绿池芳草气,闲斋春树阴)**:这两句转而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绿池、芳草、闲斋、春树,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宁静和谐的画面。绿池和芳草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而春树阴则给人以清凉之感,整体透露出一种生机盎然却又不失宁静的气息,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中和谐美态的赞赏和向往。

3. **后两联(晴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春天自然界的活力。晴蝶和游蜂在花间飞舞,既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也通过这些小生灵的活动,映射出作者对于自然生活细腻观察和感知的能力。蝶蜂围绕花心,不仅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隐喻了生命的活力和成长。

4. **尾联(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结尾处,作者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的怀念和期待。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独和遗憾,希望能够与知音共享这份美好。这不仅加深了主题的情感层次,也体现了韦应物诗作中常常流露出的深沉人情味。

综上所述,《游溪》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

韦应物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