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jǐng yì láng yá jīng shě
秋景诣琅琊精舍
zhōu mín zhī lǐ ràng sòng jiǎn dé áo yóu |
州民知礼让 讼简得遨游 |
gāo tíng píng gǔ dì shān chuān dāng mù qiū |
高亭凭古地 山川当暮秋 |
shì shí jīng dào shú xī wàng jǐn tián chóu |
是时粳稻熟 西望尽田畴 |
yǎng ēn cán zhèng zhuō niàn láo xǐ suì shōu |
仰恩惭政拙 念劳喜岁收 |
dàn pō fēng jǐng yàn liáo rào yún shù yōu |
澹泊风景晏 缭绕云树幽 |
jié wǎng qíng cè cè tiān gāo sī yōu yōu |
节往情恻恻 天高思悠悠 |
jiā bīn xìng yún jí fāng zūn shǐ yān liú |
嘉宾幸云集 芳樽始淹留 |
hái xī xí chí shǎng liáo yǐ zhù míng zōu |
还希习池赏 聊以驻鸣驺 |
《秋景诣琅琊精舍》古诗词释义:
《秋景诣琅琊精舍》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琅琊精舍时的秋日景致和内心感受。全诗共有十五句,可以逐段解释如下:
1. **州民知礼让,讼简得遨游**:诗的开头点明了作者所在地州民的教养和礼节。"知礼让"形容州民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谦让,"讼简"是指诉讼案件不多,这营造出一片和谐、安宁的社会氛围,使得人们得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轻松出游。
2. **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高亭"指的是高处的亭台,"古地"则意味着这个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在这里,诗人借以古地来表达对历史的缅怀。"山川当暮秋"则描写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秋天的景色让山川显得更加丰富和壮丽。
3. **是时粳稻熟,西望尽田畴**:诗句描写了正值稻谷成熟的秋季景象。"是时"点明了时节,"粳稻熟"不仅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也预示着大地的滋养和生命的繁荣。"西望尽田畴"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让读者感受到广阔的田野景象。
4. **仰恩惭政拙,念劳喜岁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上天恩赐和国家政事的感慨。"仰恩"说明诗人对上天的感激之情,"惭政拙"则是对自身政务处理能力的谦逊自省。"念劳"则指向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喜岁收"则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之情,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5. **澹泊风景晏,缭绕云树幽**:"澹泊"形容风景宁静而优雅,"风景晏"则描述了秋季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色。"缭绕云树幽"则是对山间云雾缭绕,树木深幽之景的描绘,渲染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6. **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节令变化中,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天高地远的深沉思考。"节往"指的是季节的更迭,"情恻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天高思悠悠"则是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7. **嘉宾幸云集,芳樽始淹留**:诗人邀请好友相聚,共享佳酿,其中的"芳樽"比喻美酒,"始淹留"则表示朋友之间的欢聚时光被延长,体现出友情的珍贵和聚会的欢乐。
8. **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古代帝王欣赏美景、享受生活的愿望。"还希"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向往,"习池赏"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个著名景点或故事,"驻鸣驺"则是用以描绘帝王出行时的景象,这里借用以表达诗人与朋友共赏美景、暂时忘却尘世烦恼的心愿。
综上所述,韦应物的《秋景诣琅琊精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的自然风光和作者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秋景诣琅琊精舍》古诗词赏析:
韦应物的《秋景诣琅琊精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季探访琅琊精舍时所见的宁静、和谐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民生、政事及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全诗风格清淡高远,语言简洁明净,情感真挚丰富。以下是逐句赏析:
1. **州民知礼让,讼简得遨游**:这两句描绘了琅琊地区州民知礼节,崇尚和谐,社会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安宁的画面。"讼简"意味着诉讼案件较少,反映出社会的和谐与治安的良好,"遨游"则指游历、游玩,侧面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上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许。
2. **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此处点明了探访地点——琅琊精舍,处于高处,可以遥望古老的山川。"暮秋"点出了季节,渲染了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
3. **是时粳稻熟,西望尽田畴**:这两句直接描绘了当时的农事丰收景象。"粳稻熟"表明粮食作物成熟,"西望尽田畴"描绘了一望无际的稻田景色,展现了农村的富饶和丰收的喜悦。
4. **仰恩惭政拙,念劳喜岁收**: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感同身受。"仰恩"表达了对百姓生活安康的感恩之情,"政拙"说明了诗人对治理能力的自谦,同时也透露出对政事的深刻反思。"念劳喜岁收"则进一步强调了丰收的喜悦,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福祉的关切。
5. **澹泊风景晏,缭绕云树幽**:这两句描绘了琅琊精舍周围景致的幽静与淡泊。"澹泊"意味着景致清雅、不浮躁,"风景晏"则形容日落时分景色的宁静美好。"缭绕云树幽"则进一步刻画了云雾缭绕的山林景色,给读者以宁静、深远的视觉感受。
6. **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这两句表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感慨和对远方的思念。"节往"指季节的更替,"情恻恻"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伤。"天高思悠悠"不仅描绘了天空的广阔,更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深深思念,情感深沉而悠远。
7. **嘉宾幸云集,芳樽始淹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嘉宾聚会的喜悦和留恋。"嘉宾云集"描绘了宾客满座、欢乐融融的场景,"芳樽"指美酒,"淹留"意味着停留、逗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酒、畅谈欢聚的愉悦。
8. **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这两句以历史典故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希冀像古代贤臣一样,能在琅琊精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政绩的评价。"习池赏"源自古代的典故,"鸣驺"则指官府的车驾,"驻鸣驺"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政治忙碌之余,能有一处静谧之地,用于反思和休憩。
整体而言,韦应物的《秋景诣琅琊精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丰收的秋日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政事的深思、对民生的关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