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í ēn jīng shě nán chí zuò

慈恩精舍南池作

作者:韦应物 
cháo xià bào yú sù     dì gāo xīn běn xián
朝下抱馀素   地高心本闲
rú hé qū fǔ kè     bà zhì jiàn qiū shān
如何趋府客   罢秩见秋山
shū shù gòng hán yì     yóu qín tóng mù hái
疏树共寒意   游禽同暮还
yīn jūn wù qīng jǐng     xī wàng yī kāi yán
因君悟清景   西望一开颜

《慈恩精舍南池作》古诗词释义:

《慈恩精舍南池作》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1. **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闲**:早晨从官场返回,怀抱的还是官场的琐碎事务,但身处高地,内心其实早已向往着清闲自在的生活。

2. **如何趋府客,罢秩见秋山**:在官场上不得不与各种人物交际应酬,但一旦卸下官职,就能看到秋日的山色,象征着从繁忙的政务中解脱,得以欣赏自然美景。

3. **疏树共寒意,游禽同暮还**:稀疏的树木与寒冷的氛围相映成趣,游弋的禽鸟在傍晚时分一起归巢。这里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和平和,与前文官场的喧嚣形成对比。

4. **因君悟清景,西望一开颜**:因为与友人的相聚,更能体会这份清幽的景致之美。向西望去,心情因此而愉悦舒展。这表达了作者在与自然和友人的相处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放松。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生活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自然美景中找到内心平静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内心深处闲适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审美情趣的文化背景。

《慈恩精舍南池作》古诗词赏析:

韦应物的《慈恩精舍南池作》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诗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宁静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首句“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闲”描绘了作者在晨起时的内心状态,他怀抱宁静,心地高远,这种状态不因外界的忙碌而改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接下来的“如何趋府客,罢秩见秋山”则反映了作者在公务与自然之间的心境转换。辞官后,他从繁忙的官场转向了自然的怀抱,以“见秋山”来象征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疏树共寒意,游禽同暮还”这一联通过树木的稀疏与寒意,以及游禽在傍晚时分的归巢,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寂静与和谐。这里的“疏树”和“游禽”与前文的“朝下”和“秋山”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

“因君悟清景,西望一开颜”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或内心的感悟,作者发现了自然界的清景之美,心怀喜悦地向西望去。这里的“因君”可以理解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或是通过自然界的景色,作者领悟到了某种深刻的真理,从而心情大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内心平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韦应物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让人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升华。

韦应物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