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 jiā zhōu qīng yī shān zhōng fēng , tí huì jìng shàng rén yōu jū , jì bīng bù yáng láng zhōng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wèi shàng qiū yǔ guò běi fēng hé sāo sāo |
渭上秋雨过 北风何骚骚 |
tiān qíng zhū shān chū tài bái fēng zuì gāo |
天晴诸山出 太白峰最高 |
zhǔ rén dōng xī lǎo liǎng ěr shēng zhǎng háo |
主人东溪老 两耳生长毫 |
yuǎn jìn zhī bǎi suì zǐ sūn jiē èr máo |
远近知百岁 子孙皆二毛 |
zhōng tíng jǐng lán shàng yī jià mí hóu táo |
中庭井阑上 一架猕猴桃 |
shí quán fàn xiāng jīng jiǔ wèng kāi xīn cáo |
石泉饭香粳 酒瓮开新槽 |
ài zī tián zhōng qù shǐ wù shì shàng láo |
爱兹田中趣 始悟世上劳 |
wǒ xíng yǒu shèng shì shū cǐ jì ěr cáo |
我行有胜事 书此寄尔曹 |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岑参所作,是诗人对好友惠净上人幽居之所的描写与抒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解释:
1. **渭上秋雨过,北风何骚骚,天晴诸山出,太白峰最高**:
- 在渭河的岸边,秋雨已过,北风呼啸。天晴之后,众多山峦重现在人们的眼前,其中太白峰最为高耸。
2. **主人东溪老,两耳生长毫**:
- 诗中的“主人”指的是惠净上人,他居住在东溪,年纪已老,双耳长出了长长的毫毛,以此来描述上人的年迈。
3. **远近知百岁,子孙皆二毛**:
- 惠净上人的名声远近皆知,他已经活了一百多岁,子孙们也都两鬓斑白,通过这样的描述,突显了上人的长寿和家族的繁荣。
4. **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
- 在庭院之中,井口的栏杆上,生长着一株猕猴桃。这是对幽居环境的一种自然、清新的描绘。
5. **石泉饭香粳,酒瓮开新槽**:
- 庭院中有一眼清冽的泉水,用来做饭,香粳饭的香味扑鼻。酒瓮中装满了新酿的美酒,溢出了新槽。
6. **爱兹田中趣,始悟世上劳**:
- 这里宁静的田园生活充满了乐趣,让诗人开始感悟到世俗生活中的劳苦与烦忧。
7. **我行有胜事,书此寄尔曹**:
- 诗人认为这次旅行中所见所感是非常值得记录的,他将写下的这首诗寄给他的朋友们,与他们分享这份愉悦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惠净上人幽居之地的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表达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忙碌世态的反思,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分享愿望。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这首诗《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是他在游历西南边疆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以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交织的方式,展现了对大自然之美与佛教禅宗思想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寄语。
### 题解与赏析:
1. **自然景象描绘**:诗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秋雨初晴、北风起舞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迭之美。“渭上秋雨过,北风何骚骚,天晴诸山出,太白峰最高”不仅描绘了秋天山间的清新与壮观,还隐含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2. **人物形象塑造**:接着,诗人将笔触转向了人物,刻画了一位东溪老僧的形象,“主人东溪老,两耳生长毫,远近知百岁,子孙皆二毛”。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僧人的高寿与智慧,也通过与“百岁”、“二毛”等词语,体现了长寿与子孙满堂的幸福,侧面反映了老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3. **禅宗思想的体现**:诗中“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石泉饭香粳,酒瓮开新槽”等描述,不仅展现了幽居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的融合,还暗含了“猕猴桃”、“香粳”、“新槽”等富有禅意的元素,象征着清心寡欲、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禅宗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哲学。
4. **个人感悟与寄语**:“爱兹田中趣,始悟世上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反思。最后一段“我行有胜事,书此寄尔曹”则是向友人表达,自己通过这次旅行有了超越世俗的感悟,并通过这首诗与友人分享这份喜悦与智慧,寄予友人同样的思考与启示。
### 总结:
岑参的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自然风光与禅宗思想相结合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与自我反思的记录。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个人感悟,诗人向友人展示了对平静、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来超越世俗烦恼的禅宗智慧。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岑参的诗风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