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ūn bàn yǔ qún gōng tóng yóu yuán chǔ shì bié yè

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

作者:岑参 
yě sì liáo jiě ān     ǒu jiàn fǎ huá sēng
野寺聊解鞍   偶见法华僧
kāi mén duì xī yuè     shí bì qīng léng céng
开门对西岳   石壁青棱层
zhú jìng hòu cāng tái     sōng mén pán zǐ téng
竹径厚苍苔   松门盘紫藤
cháng láng liè gǔ huà     gāo diàn xuán gū dēng
长廊列古画   高殿悬孤灯
wǔ yuè shān yǔ rè     sān fēng huǒ yún zhēng
五月山雨热   三峰火云蒸
cè wén qiáo rén yán     shēn gǔ yóu jī bīng
侧闻樵人言   深谷犹积冰
jiǔ yuàn xún cǐ shān     zhì jīn jiē wèi néng
久愿寻此山   至今嗟未能
zhé guān hū dōng zǒu     wáng chéng kǔ xiāng réng
谪官忽东走   王程苦相仍
yù qù liàn shuāng shù     hé yóu qióng yī chéng
欲去恋双树   何由穷一乘
yuè lún tǔ shān guō     yè sè kōng qīng chéng
月轮吐山郭   夜色空清澄

《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古诗词释义:

这首岑参的《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描绘了诗人春天与一群朋友共同游览元处士(隐士)的别墅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复杂的情感,通过多感官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 首句“野寺聊解鞍,偶见法华僧,开门对西岳,石壁青棱层,竹径厚苍苔”

- **首句**“野寺聊解鞍,偶见法华僧”:诗人与朋友们在郊外的寺庙稍作休息,偶然遇见了一位法华僧。这里的“野寺”指的是郊外的寺庙,“法华僧”可能是对这位僧人的尊敬称呼,暗示僧人与佛法的高深。
- **次句**“开门对西岳,石壁青棱层”:寺门开启后,映入眼帘的是西岳山脉,山壁呈现出青绿色,层次分明。这里的“西岳”通常指华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代表着壮丽与神秘。
- **后两句**“竹径厚苍苔,松门盘紫藤”:沿着竹子铺成的小径走,地面长满了厚厚的青苔。松树门上缠绕着紫色的藤蔓,显示出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中间部分

- **关于法华寺的描写**:长廊上排列着古画,高大的殿堂悬挂着孤灯。诗人用“古画”和“孤灯”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 **天气与环境**:“五月山雨热,三峰火云蒸”:五月正是炎热的季节,山中雨水充沛,三座山峰笼罩在热腾腾的红云之中。这描绘出一幅夏日山岳的热与湿的景象。
- **对深谷的描述**:“侧闻樵人言,深谷犹积冰”:诗人从砍柴人那里得知,深谷中依然积着冰。这种对比鲜明的景象,表现出山地气候的复杂性与季节的反差。

### 结尾

- **情感与愿望**:“久愿寻此山,至今嗟未能,谪官忽东走,王程苦相仍”:诗人长期渴望探访这山,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现在只能作为贬官匆匆东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欲去恋双树,何由穷一乘”:诗人虽然渴望离开世俗去寻求佛教的修行,但又不知如何深入理解和实践佛法的“一乘”之道。
- **结束的景色描写**:“月轮吐山郭,夜色空清澄”:月光洒在山郭上,夜晚的景色一片清幽澄净。这句描绘出一种宁静、超脱的意境,与前面的壮丽景色形成对比,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沉感悟。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山的诗,透过文字展现了诗人与一群朋友一同游览元处士别业时所见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歌内容分析

**首段(前八句)**:
开头“野寺聊解鞍,偶见法华僧,开门对西岳,石壁青棱层”描绘了游访者进入山中野寺的场景,遇见了法华僧,随后描绘了与山岳相对的开阔景致,以及石壁上的层次感,通过“棱层”二字形象地展现了山壁的峭拔之态。

**中段(中间八句)**:
“竹径厚苍苔,松门盘紫藤,长廊列古画,高殿悬孤灯”描述了游人所经过的竹林小径、松树与紫藤的搭配,以及长廊上悬挂的古画、高殿上悬挂的孤灯,这些细节展示了别业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尾段(最后八句)**:
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登山寻访美好山峰的长久愿望。虽然被贬官东走,行程繁忙,但依然对宗教和修行充满兴趣,表达了欲去恋双树(佛教中的双树象征着智慧与解脱)的愿望。诗人在月夜中,感叹于山郭的空旷与清澄,反映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诗歌特色

1. **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中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岳、竹林、松树、紫藤等自然景观,展现了春日山中的独特风貌,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2. **精神寄托与向往**:通过游访自然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在面对仕途挫折时,自然成为了寄托情感与寻找内心平静的场所。

3. **融合自然与人文**:诗中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穿插了人文元素,如法华僧、古画、孤灯等,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4. **情感与哲思的交织**:诗人通过描述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信仰的追寻以及对生活的深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综上所述,《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不仅是一首自然风光的描绘诗,更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交织,体现了岑参对自然、宗教与生活的独特见解。

岑参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