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ún gǒng xiàn nán lǐ chǔ shì bié yè

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

作者:岑参 
zhāng gōng bù chū yuàn     qún mù bì shēn jū
璋公不出院   群木闭深居
shì xiě yī qiè jīng     yù xiàng wàn juàn yú
誓写一切经   欲向万卷馀
huī háo sàn lín què     yán mò jīng chí yú
挥毫散林鹊   研墨惊池鱼
yīn fān sì jù jì     zì yì wǔ tiān shū
音翻四句偈   字译五天书
míng zhōng zhú yīn wǎn     jí shuǐ tóng huā chū
鸣钟竹阴晚   汲水桐花初
yǔ qì rùn yī bō     xiāng yān fàn tíng chú
雨气润衣钵   香烟泛庭除
cǐ dì rì qīng jìng     zhū tiān yīng wèi rú
此地日清净   诸天应未如
bù zhī jiāng xī zhàng     zǎo wǎn niè kōng xū
不知将锡杖   早晚蹑空虚

《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古诗词释义:

岑参的这首诗《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与修行的诗篇,下面对每一句进行逐段解释:

1. **璋公不出院, 群木闭深居** - “璋公”指的是李处士,用“璋公”尊称表明他对人的尊敬。这句诗意思是李处士并未走出他的庭院,群木环绕,庭院深处可见,暗示他的生活与外界隔绝,过着隐居的生活。

2. **誓写一切经, 欲向万卷馀** - “誓写一切经”说明李处士有宏大的志向,计划写出所有的佛经。他想写完“万卷”之多的经书,显示了他对佛教的深厚信仰和对知识的追求。

3. **挥毫散林鹊, 研墨惊池鱼** - 这两句描绘了李处士写作的场景,他在挥毫疾书时,林中的喜鹊被他的动作惊飞;他研磨墨汁时,池中的鱼儿被溅起的水花吓到了。这两个细节都表现了李处士的专注和修行的寂静。

4. **音翻四句偈, 字译五天书** - “音翻四句偈”指的是诵读佛经的音韵,翻动的是经文的四句偈颂。而“字译五天书”则可能是指把一些高深的佛学理论或经典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文字,揭示了李处士不仅深研佛经,还致力于让更广泛的读者理解其内容。

5. **鸣钟竹阴晚, 汲水桐花初** - 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日常的修行活动。竹林的阴影中传来晚钟的声响,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对修行的回忆。在桐花初绽的时刻,李处士去打水,可能是为晚间的修持准备。这展示了他的修行生活既规律又自然。

6. **雨气润衣钵, 香烟泛庭除** - “雨气润衣钵”表示雨露滋润着李处士的修行衣物和盛放法器的衣袋,象征着修行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而“香烟泛庭除”则描绘了在庭院中弥漫的香烟,表示了李处士通过烧香来净化心性和空间,营造出一个宁静、神圣的环境。

7. **此地日清净, 诸天应未如** - 这两句表达了对李处士所住之处的赞美,说这个地方每天都非常清净,即便是诸天(佛教中的天神)也可能没有如此清净。强调了这个地方的神圣和宁静。

8. **不知将锡杖, 早晚蹑空虚** - 最后两句则推测李处士在早晚时分可能会在空中行走(“蹑空虚”),手持锡杖(佛教徒的行走工具)。这是对李处士修行达到一定境界的想象,暗示他有可能达到心灵和身体的解脱与自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李处士隐居生活和修行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佛教的深刻信仰、对知识的追求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表达了对李处士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脱、充满佛教禅意的画面,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李处士别业的环境与主人的精神状态,体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叹。

首先,诗中的“璋公不出院,群木闭深居”两句,以“璋公”作为李处士的代称,展现其隐居生活的状态,院内群木环绕,象征着封闭而宁静的生活环境,暗示出李处士与世隔绝、遁世避俗的心态。

接下来,“誓写一切经,欲向万卷馀”表达了李处士对佛法的执着追求,立志将所有佛教经典都写完,显示出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对知识的渴望。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佛教的虔诚,也展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

“挥毫散林鹊,研墨惊池鱼”通过描绘挥笔时惊动林间的喜鹊和研墨时水中的鱼为之惊动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李处士在静谧环境中读书写作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切关注和和谐共处的态度。

“音翻四句偈,字译五天书”强调了李处士的文学与佛法修为,他不仅精通佛学,还能将复杂的经文翻译成通俗的文字,使得佛法的智慧能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

“鸣钟竹阴晚,汲水桐花初”通过描述傍晚时分僧侣们敲钟、水井边汲水的场景,以及桐花初开的季节景象,进一步展现了别业环境的幽静和生活节奏的缓慢,暗示了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追求。

“雨气润衣钵,香烟泛庭除”描绘了雨后湿润的空气滋养着僧侣们的生活用具(衣钵),以及香烟飘荡在庭院中的场景,展现了别业中的修行氛围。

“此地日清净,诸天应未如”表达了对李处士别业的赞美,认为这里每日都保持着清洁与宁静,甚至超出了天界。

最后,“不知将锡杖,早晚蹑空虚”表达了作者对李处士遁入空门、追求解脱的敬仰,期待能与他一同参悟佛法、体验清净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李处士别业的环境之美、主人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佛法的虔诚,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岑参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