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wáng pàn guān xī jīn suǒ jū
过王判官西津所居
chí shàng wò fán shǔ bù zhì fù bù jīn |
池上卧烦暑 不栉复不巾 |
yǒu shí qīng fēng lái zì wèi xī huáng rén |
有时清风来 自谓羲皇人 |
tiān qíng yún guī jǐn yǔ xǐ yuè sè xīn |
天晴云归尽 雨洗月色新 |
gōng shì cháng bù xián dào shū rì shēng chén |
公事常不闲 道书日生尘 |
zǎo nián jiā wáng wū wǔ bié qīng luó chūn |
早年家王屋 五别青萝春 |
ān dé hái jiù shān dōng xī chuí diào lún |
安得还旧山 东溪垂钓纶 |
《过王判官西津所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岑参创作,通过对个人生活的描绘和对过去经历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下面逐段解释诗文的含义:
**首句:池上卧烦暑,不栉复不巾**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池边的宁静画面,诗人在炎热的夏季选择躺在池边,没有梳理头发,也没有戴头巾,显得非常自在、随意。这里的“烦暑”指的是炎热的夏天,“栉”和“巾”分别是梳头发和戴头巾的意思,表明诗人在此时摆脱了日常生活的束缚,追求一种更加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
**次句:有时清风来,自谓羲皇人**
清风徐来,诗人仿佛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这种感觉让他自我感觉仿佛回到了远古的羲皇时代。在诗人的想象中,羲皇时代是一个没有世俗纷扰、追求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这里通过“清风”和“羲皇人”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简单、和谐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第三句:天晴云归尽,雨洗月色新**
这是对天气变化的描绘,天晴之后,云散云归,月亮显得更加明亮、清新。这一景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清明,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适应。
**第四句:公事常不闲,道书日生尘**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虽然公事繁忙,事务不断,但诗人更注重内心的修为与精神世界的追求。他认为,即使事务繁忙,也不应该忽视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追求,即便是道书(一种包含道教哲学与修行方法的书籍)也因为日常的忙碌而积满灰尘,暗示诗人在精神追求方面可能有所疏忽。
**第五句: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
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居住在王屋山的日子,与青萝春(可能指的是山中青葱的春景)相伴,这里的“五别”可能是指多次离开王屋山的经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简单、自然生活状态的怀念。
**最后一句:安得还旧山,东溪垂钓纶**
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渴望返回王屋山,过上隐居生活的心愿。这里的“安得”意味着无法实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矛盾态度。垂钓纶可能象征着追求自由、闲适的生活状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过去简单生活的怀念,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追求平衡的心境。
《过王判官西津所居》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其主题是对自由生活和闲适的追求,同时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反思。以下是逐句赏析:
1. **池上卧烦暑,不栉复不巾**:这句描绘了诗人夏日里于池边小憩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夏日的炎热,以及诗人摒弃世俗束缚、追求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2. **有时清风来,自谓羲皇人**:在清风的吹拂下,诗人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上古时期,与黄帝、神农这样的远古先贤相提并论,流露出对纯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3. **天晴云归尽,雨洗月色新**:当天空放晴,云层散去,雨后月色如洗,分外明亮。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洁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4. **公事常不闲,道书日生尘**:诗人点出自己在世俗官场的忙碌与纷扰,与前面追求的自然与自由形成对比。同时也表现了对道家哲学和文化传统的兴趣与渴望。
5. **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回忆起早年居住在王屋山,与青萝相伴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单纯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环境的深情。"五别青萝春"强调了与自然的深厚情感和离别之痛。
6. **安得还旧山,东溪垂钓纶**: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自然之中,过上宁静的垂钓生活,追求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个人内心世界的对比,表达了岑参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诗中蕴含着对官场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回归自然、道家哲学的亲近,展现了诗人高远的人生追求和浪漫主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