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tiě mén guān lóu

题铁门关楼

作者:岑参 
huǒ shān jīn shǐ jiàn     tū wù pú chāng dōng
火山今始见   突兀蒲昌东
chì yàn shāo lǔ yún     yán fēn zhēng sāi kōng
赤焰烧虏云   炎氛蒸塞空
bù zhī yīn yáng tàn     hé dú rán cǐ zhōng
不知阴阳炭   何独然此中
wǒ lái yán dōng shí     shān xià duō yán fēng
我来严冬时   山下多炎风
rén mǎ jǐn hàn liú     shú zhī zào huà gōng
人马尽汗流   孰知造化功

《题铁门关楼》古诗词释义:

《题铁门关楼》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描绘铁门关雄伟壮观景象的五言古诗。下面逐句解释其意义:

1.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这里的“火山”指的是位于蒲昌东的火山,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首次见到此火山时的惊奇与震撼。“突兀”形容火山的突起之态,生动地展现了其壮观的景象。

2.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这两句描绘了火山喷发出的烈焰焚烧着附近的云层,其热气蒸腾,弥漫了整个边塞的天空。用“虏云”一词,体现了边塞的荒凉和战乱的环境。

3. **不知阴阳炭,何独然此中**:火山的形成与活动与地球内部的热力有关。此句借用“阴阳炭”(暗指地球内部的热能),表达了对火山喷发原因的不解,提出火山之热为何只在这一区域特别显著。

4.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诗人在这首诗中回忆了自己在严冬时节来到这里,却发现山下吹着炽热的风。这与前面提到的火山景象相呼应,展示了奇异的自然现象。

5.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最后两句描述了人马在这种炽热的环境中几乎汗流浃背的情景。同时,诗人以“孰知造化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造物之力的赞叹与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火山的壮观景象和奇异的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边塞风光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洞察。

《题铁门关楼》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这首《题铁门关楼》是一首描绘边塞火山的壮丽景象,同时包含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赞叹和对造化之功的感慨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火山景观的壮丽描绘**:诗的前四句“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生动地描绘了火山的壮观景象。火山的出现让“我”感到新奇,其“突兀”之势让人印象深刻。火山的火焰“赤焰烧虏云”,不仅照亮了天空,也映照出其恐怖和威严。而“炎氛蒸塞空”则是火山气体和热浪弥漫在边塞空旷的地带,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炽热的氛围。

2. **对自然力量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话“不知阴阳炭,何独然此中”,表达了诗人对火山现象的疑惑,提出火山燃烧的谜团,可能是自然界中某种未知力量的作用。这种对自然现象背后的神秘力量的探讨,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好奇和敬畏。

3. **环境描写与人物感受**:后四句“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则是通过环境和人物感受,进一步渲染火山环境的极端。即使在严冬时节,山下仍然有热风,人马都被热气蒸得汗流浃背,这种反常的天气现象让人不禁思考自然造化的伟大和奇妙。最后一句“孰知造化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化之力的赞叹,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通过壮丽的火山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也通过人物的体验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和敬畏之心。岑参的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洞察力。

岑参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