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uì tí kuāng chéng zhōu shào fǔ tīng bì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

作者:岑参 
shān yīn lǎo sēng jiě léng jiā     yǐng yáng guī kè yuǎn xiāng guò
山阴老僧解楞伽   颍阳归客远相过
yān shēn cǎo shī zuó yè yǔ     yǔ hòu qiū fēng dù cáo hé
烟深草湿昨夜雨   雨后秋风渡漕河
kōng shān zhōng rì chén shì shǎo     píng jiāo yuǎn jiàn xíng rén xiǎo
空山终日尘事少   平郊远见行人小
shàng shū qì shàng huáng hūn zhōng     bié jià dù tóu yī guī niǎo
尚书碛上黄昏钟   别驾渡头一归鸟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古诗词释义: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我们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1. **山阴老僧解楞伽, 颍阳归客远相过**:这两句描绘了山阴的和尚理解了《楞伽经》的智慧,而从颍阳返回的友人远道而来相会。这里用“老僧”和“归客”代表了老与少、静与动的对比,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

2. **烟深草湿昨夜雨, 雨后秋风渡漕河**:这两句描绘了雨后烟雾弥漫、草木湿漉的情景,暗示着昨夜的雨水带来了清新与生机。接着“雨后秋风”则引出季节的更迭,而“渡漕河”可能指河流经过的漕运,象征着往来的交通和物质的流通。

3. **空山终日尘事少, 平郊远见行人小**:这两句描绘了宁静的山间少有尘世的烦扰,广阔的郊野中,远处行人显得微小。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尘世的疏离感。

4. **尚书碛上黄昏钟, 别驾渡头一归鸟**:这两句将视线拉到特定的地理和时间上。在尚书碛上,黄昏的钟声响起,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同时,渡口的一只归鸟则象征着结束和归家的主题。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时间、空间的转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是一首七言律诗,展现出一种在醉意中流露出的豪迈与自然之美。这首诗在细节描绘、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均有其独特之处,下面是对其几个方面的赏析:

1. **起句“山阴老僧解楞伽”**,以“山阴老僧”作为诗歌的开篇,象征着静谧与智慧。楞伽,为佛教经典之一,此处暗指禅意与深思,为整首诗定下了一种深远、沉静的基调。

2. **“颍阳归客远相过”**,将视线从宁静的山林转向远方归来的旅人,增添了人物活动的元素,使诗歌不再局限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是融合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3. **“烟深草湿昨夜雨”**、**“雨后秋风渡漕河”**,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秋雨过后独特的清新与湿润,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湿润的泥土气息。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

4. **“空山终日尘事少,平郊远见行人小”**,通过对比空山的宁静与尘世的喧嚣,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这里的“小”字,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视觉感受,也隐含着对个人在宇宙与自然面前渺小的反思,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性。

5. **“尚书碛上黄昏钟,别驾渡头一归鸟”**,这两句将时间的线索进一步推进,从白昼过渡到黄昏,以尚书碛上的钟声和渡头的归鸟为意象,渲染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钟声与归鸟,既是自然界的声响,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时间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岑参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岑参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