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lǐ sī jiàn guī jīng ( dé zhǎng zì )
送李司谏归京(得长字)
bié chéng xiàng xiāng zhōu xiāo tiáo chǔ dì qiū |
别乘向襄州 萧条楚地秋 |
jiāng shēng guān shě lǐ shān sè jùn chéng tóu |
江声官舍里 山色郡城头 |
mò xiàn huáng gōng gài xū chéng yàn bó zhōu |
莫羡黄公盖 须乘彦伯舟 |
gāo yáng zhū zuì kè wéi jiàn gǔ shí qiū |
高阳诸醉客 唯见古时丘 |
《送李司谏归京(得长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岑参送别李司谏回京城时所作,全诗表达了一种离别时的不舍以及对友人的殷切祝愿。我们可以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别乘向襄州,萧条楚地秋,江声官舍里,山色郡城头:** 开篇点出别离的场景和季节。“别乘”是一种古代官职的称谓,这里指李司谏。“襄州”是地名,位于湖北,此处指李司谏将前往的地方。"萧条楚地秋"写出了秋季在楚地的寂寥景象,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悲凉氛围。“江声官舍里,山色郡城头”进一步描绘了李司谏即将离开的环境,江水的声音在官舍里回荡,山色映衬在郡城的城头上,渲染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2. **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 这一句是对李司谏的劝诫和祝愿。"黄公盖"和"彦伯舟"是引用历史典故,分别指代选择和出行的方式。"黄公盖"可能是指黄公的车盖,常用来形容官宦出行的奢华;"彦伯舟"可能是指王珣乘坐的舟,王珣曾以才华横溢著称。作者劝李司谏不要羡慕过往的奢华出行方式,而是希望他能乘上贤能的舟,象征着李司谏在归京途中应以才华和品德为重,希望他能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回到京城。
3. **高阳诸醉客,唯见古时丘:**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过去高阳醉客的怀念,同时也对李司谏的未来寄予了期望。"高阳"是古代地名,也用来代指那些崇尚自由、放纵生活的人们,"醉客"则指饮酒的人们。"唯见古时丘"意味着如今已不见往日的豪放与繁华,只有古老的墓丘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李司谏能在京城留下美好形象、成为人们怀念的对象的期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同时也融入了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送李司谏归京(得长字)》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这首《送李司谏归京》以送别为主题,同时融入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归京生活的期待与祝愿。诗中充满了对李司谏的关怀和激励,展现了作者高雅的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情感与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与激励,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和对友人的祝愿,表达了深厚的情谊。诗人在描绘离别的场景时,使用了“萧条楚地秋”这样的字眼,营造了一种离别时特有的寂寥与感伤氛围,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2. **意象与景象**:诗中运用了多个意象,如“江声官舍里”、“山色郡城头”,这些景象不仅描绘了李司谏离别的具体环境,也隐喻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引发了读者对于时光匆匆、世事无常的感慨。
3. **寓意与劝勉**:“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这句诗运用了典故,通过对比黄公的盖车和孔融的舟,表达了对李司谏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荣华,而应追求内心真正向往的生活的劝勉。这不仅仅是对李司谏的鼓励,也是诗人自己生活态度的体现。
4. **结语的深意**:“高阳诸醉客,唯见古时丘”,结尾句既是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希望。高阳,古时诸侯国名,这里指的是历史中的豪放之人。诗人用这样的结语,既是对李司谏归京生活的美好祝愿,也是对自己和朋友未来生活的期许。
综上所述,岑参的这首《送李司谏归京》通过细腻的描绘、深邃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归京生活的期待与祝愿,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怀和深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