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yáng zi
送杨子
cōng mǎ wǔ huā máo qīng yún guī chù gāo |
骢马五花毛 青云归处高 |
shuāng suí qū xià shǔ fēng zhú zhèn jiāng tāo |
霜随驱夏暑 风逐振江涛 |
zhí jiǎn jiē tuī zhí qín wáng qǐ gào láo |
执简皆推直 勤王岂告劳 |
dì chéng shuí bù liàn huí wàng dòng lí sāo |
帝城谁不恋 回望动离骚 |
《送杨子》古诗词释义:
《送杨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为好友杨子所作,充满了对杨子的深情厚谊及对其未来的祝愿与期待。下面逐段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首联**:“骢马五花毛, 青云归处高”
- 首联通过描述友人杨子骑着毛色如五朵花的骏马,形象地展现了杨子的英姿。同时,“青云归处高”既表达了对杨子将来成就之高的期许,也暗示了对杨子未来道路的光明与宽广的期待。
**颔联**:“霜随驱夏暑, 风逐振江涛”
- 这一联以自然现象来隐喻人生的起伏与变化。霜随驱夏暑,意味着冬天的霜冻会驱散夏天的炎热,象征着困难和挫折最终会被克服。风逐振江涛,则是说风推动江涛,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预示着杨子在未来无论遇到何种挑战,都能像江涛一样勇往直前,激流勇进。
**颈联**:“执简皆推直, 勤王岂告劳”
- 执简,意为手持简牍,这里代指做官或履行职责。推直表示坚持公正,不畏强权,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勤王,意为尽忠于国家。这两句是诗人对杨子为人处世的赞美和期待,希望他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保持公正,为国家和人民尽心尽力,不辞辛劳。
**尾联**:“帝城谁不恋, 回望动离骚”
- 帝城指京城,诗人以“帝城谁不恋”表达了对京城的眷恋,同时也暗含对杨子离开京城的不舍。动离骚则是借用《楚辞》中《离骚》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感伤和对未来的担忧。这一联既是对杨子即将离别时的离愁别绪的描绘,也是诗人对友谊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子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寄托了对杨子未来美好前景的祝愿和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忠诚、公正等价值观的深刻认识和追求。
《送杨子》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送杨子》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杨子即将离别之际的场景描绘,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的深深祝福。以下是该诗的赏析:
首联“骢马五花毛,青云归处高”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杨子乘坐的马匹,以五花斑驳的马毛象征着生命的丰富与多彩,同时也暗示了杨子的卓越与不凡,如同青云般高远,预示着他的未来前程似锦。
颔联“霜随驱夏暑,风逐振江涛”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暗喻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艰辛。霜驱夏暑象征着季节的更替,暗示着时光的匆匆;风逐振江涛则描绘了行进中的波澜壮阔,预示着杨子未来的旅途将会充满挑战与起伏。
颈联“执简皆推直,勤王岂告劳”进一步表达了对杨子品格与忠诚的赞美。在这里,杨子被比喻为执简(简,古代写文书用的竹片)而行,推直(推,这里是坚持正义的意思)表现出其正直无畏的个性,勤王(为国君效劳)则体现了其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这两句表达了对杨子品格的崇敬与钦佩。
尾联“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则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帝城象征着京城或权力的中心,诗人用“谁不恋”表达对京城繁华与权力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杨子即将远离京城的不舍。动离骚则借用屈原《离骚》中的情感波动,来形容对友人离别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心。整首诗在对友情的深沉表达中,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深切祝愿。
综上所述,岑参的《送杨子》不仅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展示了对友人的深厚友情,更通过深层次的象征与联想,表达了对友人品格与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