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o fā yān qí , huái zhōng nán bié yè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zuó yè sù qí lián jīn zhāo guò jiǔ quán |
昨夜宿祁连 今朝过酒泉 |
huáng shā xī jì hǎi bái cǎo běi lián tiān |
黄沙西际海 白草北连天 |
chóu lǐ nán xiāo rì guī qī shàng gé nián |
愁里难消日 归期尚隔年 |
yáng guān wàn lǐ mèng zhī chù dù líng tián |
阳关万里梦 知处杜陵田 |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古诗词释义: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独特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复杂的心情。下面逐句解释诗意:
1. **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 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更替,描绘了诗人的行程。昨晚在祁连山中过夜,今早已经穿越了酒泉,显示了诗人长途跋涉的状态。祁连山和酒泉都是古代边疆的地理标志,暗示了诗人行程的遥远与艰苦。
2. **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黄沙漫漫,西至海,意味着沙漠的辽阔无边;白草绵延,北接天,表明了草原的广阔与纯净。这样的自然景观,既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也流露出旅人面对自然环境的渺小感。
3. **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未来的迷茫。在旅途中,日复一日,他难以消解心中的忧愁;同时,归期遥遥,与家人团聚似乎还有一年的距离。这种强烈的思乡情绪,增加了诗的感伤色彩。
4. **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 最后两句则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阳关,古地名,位于甘肃敦煌,常被用来象征通往西域的艰难旅程。这里用“阳关万里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虽然身在远方,但心中总有一份对故乡的憧憬和回忆。而“知处杜陵田”,则表达了对家乡田园生活的怀念,可能指诗人怀念自己在长安杜陵的田园生活,那里是他熟悉而温馨的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长途跋涉的艰难旅程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这首《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表达了诗人在边塞旅途中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往日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让我们从几个关键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1. **地理位置与环境描写**:“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岑参通过这两句诗描绘了从祁连山至酒泉的边塞景色,黄沙广袤,与海相接,白草延伸至天边,既展现了边塞的壮阔与荒凉,也暗示了行旅的艰辛与孤独。
2. **时间与情感交织**:“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诗人在旅途中的日子充满了愁绪,遥望归期遥不可及,这种情绪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家的深深思念。时间的流逝在愁苦中变得格外漫长,这不仅增加了旅途的艰辛,也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3. **梦境与现实的对比**:“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阳关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此处运用“万里梦”象征着诗人对远方家国的向往和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而“杜陵田”则暗指诗人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即使在遥远的异乡,心中仍牵挂着自己的故土与亲人。
4. **整体风格与情感**:整首诗以边塞的壮阔景象为背景,结合诗人的内心情感,形成了既有雄浑壮丽之感,又不乏细腻哀愁的风格。岑参通过这种对比,展示了边塞诗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岑参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边塞诗的特点,即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家国的眷恋和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