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 fā wǔ dù
晚发五渡
lú shuǐ nán zhōu yuǎn bā shān běi kè xī |
泸水南州远 巴山北客稀 |
lǐng yún liáo luàn qǐ xī lù děng xián fēi |
岭云撩乱起 溪鹭等闲飞 |
jìng lǐ chóu shuāi bìn zhōu zhōng huàn lǚ yī |
镜里愁衰鬓 舟中换旅衣 |
mèng hún zhī yì chù wú yè bù xiān guī |
梦魂知忆处 无夜不先归 |
《晚发五渡》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晚发五渡》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感变化和对家的深深思念。下面逐句解释诗的含义:
1. **泸水南州远,巴山北客稀**:泸水是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大河,这里指诗人离开的南方州府,距离遥远。巴山可能指的是四川境内的山脉。"北客稀"意味着北来的旅人稀少,这里的"北"应是相对"南"而言,可以理解为诗人自认为的北方人。整句表达出诗人身处南国,离开家乡远行,北来的旅人也相对少见,凸显了旅途的孤独和遥远。
2. **岭云撩乱起,溪鹭等闲飞**:岭云指山岭间的云雾,"撩乱起"描述了云雾缭绕、山雾蒸腾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感觉。溪鹭则是溪边的白鹭,"等闲飞"表明白鹭悠闲自在地飞翔,与山间云雾的动态形成对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
3. **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镜里愁衰鬓"暗示了诗人镜中看到自己鬓发已显苍老,流露出岁月匆匆、人生易老的忧愁。"舟中换旅衣"说明诗人在行旅中更换了衣物,可能是为了适应不同地方的气候,也可能象征着人生的不断变化和适应。整句传达出诗人面对时间和变化的无奈与接受。
4. **梦魂知忆处,无夜不先归**:"梦魂知忆处"表明诗人的梦境中能回到他思念的地方,"无夜不先归"则夸张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深,即使在梦中也渴望回到那个让他感到安心和熟悉的环境。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长途旅行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离乡背井的孤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晚发五渡》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这首诗《晚发五渡》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内心情感与思乡之情,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
首联“泸水南州远,巴山北客稀”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地理位置与人烟稀少的现状,暗示了旅途的孤寂与遥远,有一种远离故乡的孤独感。泸水、巴山等地名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句的地域色彩,也增加了诗的意境深远。
颔联“岭云撩乱起,溪鹭等闲飞”描绘了一幅山岭云雾缭绕、溪鹭自在飞翔的画面。这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动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云的“撩乱”与鹭的“等闲飞”,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给人一种既悠然自得又略带忧郁的美感。
颈联“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则转向对诗人自身的描绘,通过“镜里愁衰鬓”表达了岁月流逝、人生衰老的感慨。这里的“衰鬓”不仅指外在的衰老,也是内心情感的投射,体现了诗人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忧愁。而“舟中换旅衣”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旅途生活,暗示了漂泊与变动的人生状态。
尾联“梦魂知忆处,无夜不先归”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梦魂回忆着故乡,无夜不归,将思念故乡之情推向极致。这不仅是对故乡的深情呼唤,也反映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渴望回归的强烈愿望。诗句中的“无夜不先归”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强烈期待与内心深处对家的深深依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自身感受的抒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也蕴含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