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án yuán wài fū rén qīng hé xiàn jūn cuī shì wǎn gē èr shǒu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

作者:岑参 
hé yǐn ēn róng jiù     shàng shū chǒng zèng xīn
河尹恩荣旧   尚书宠赠新
yī mén chuán huà jǐ     jǐ shì jià zhū lún
一门传画戟   几世驾朱轮
yè sè hé shí xiǎo     quán tái bù fù chūn
夜色何时晓   泉台不复春
wéi yú cháo fú zài     jīn yìn yǐ shēng chén
唯馀朝服在   金印已生尘
bái rì jiōng quán hù     qīng chūn yǎn yè tái
白日扃泉户   青春掩夜台
jiù táng jiē cǎo zhǎng     kōng yuàn qì huā kāi
旧堂阶草长   空院砌花开
shān wǎn míng jīng qù     jiāo hán qí chuī huí
山晚铭旌去   郊寒骑吹回
sān chuān nán kě jiàn     yīng xī yǔ gōng cái
三川难可见   应惜庾公才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古诗词释义:

岑参的《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是对韩员外夫人,即清河县君崔氏的悼念诗歌,共有两首。下面对这两首诗进行逐段解释:

**第一首挽歌**

**河尹恩荣旧,尚书宠赠新,一门传画戟,几世驾朱轮:** 这四句诗描述了韩员外夫人的家族荣耀,既指过去的恩典和荣耀(河尹和尚书是官职),也指新近的荣耀(宠赠)。

**夜色何时晓,泉台不复春:** 描述了死亡的不可逆和永恒的寂静,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和未来的希望(春)不再。

**唯馀朝服在,金印已生尘:** 这两句诗通过遗物(朝服和金印)的残存,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其身份和权力的消逝。

**白日扃泉户,青春掩夜台:** 以“白日”和“青春”对应逝者生前的活力与生命力,而“扃”(关闭)和“掩”(覆盖)则象征死亡的来临,把生命的消逝描绘得既庄严又悲哀。

**旧堂阶草长,空院砌花开:** 通过自然界的变化(草长花开)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逝者故居的荒废,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山晚铭旌去,郊寒骑吹回:** “铭旌”是指有名字和行状的旗子,用于祭奠逝者。这句诗描述了逝者的遗物随山晚而去,郊外的哀乐音乐则回响,象征着哀悼的仪式。

**三川难可见,应惜庾公才:** “三川”可能指的是河南三川地区,暗示韩员外夫人曾经居住或与之有关系的地区。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韩员外夫人才能的赞赏和对她不可见的遗憾,也暗含对她的怀念之情。

**第二首挽歌**

第一首挽歌的解释对理解第二首有所帮助。这一首可能更加专注于哀悼的仪式和环境,通过描述逝者最后居住的环境(堂、院、山)的变化,以及哀悼仪式的进行(铭旌、郊寒骑吹)来表达悼念之情。

**请注意,以上解释基于对诗歌文字的直接理解,而其中的情感深度和具体背景可能需要结合更广泛的文学和历史知识来进一步理解。**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古诗词赏析: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组悼念诗歌,通过对韩员外夫人崔氏生前荣华与逝后哀思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家族观念、礼仪制度以及人们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家族荣誉与传承**:首句“河尹恩荣旧,尚书宠赠新”表明了崔氏家族的荣耀传承,从她的夫君曾经的官职“河尹”到夫君去世后朝廷给予的“尚书”追赠,体现了家族的显赫地位与荣耀。接着,“一门传画戟,几世驾朱轮”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威严与显赫,画戟与朱轮是古代显赫家族的象征。

2. **哀悼之情**:随着诗歌的展开,作者的情感从对崔氏家族的赞美转入深深的哀悼。如“夜色何时晓,泉台不复春”一句,通过对比夜的漫长与春天的消失,表达了对逝者的无尽哀思与对生命的短暂无常的感慨。对“唯馀朝服在,金印已生尘”的描述,更是通过具体的物品(朝服与金印)的衰败,暗示了人生的消逝与哀悼的永恒。

3. **场景描绘**:诗歌最后四句“白日扃泉户,青春掩夜台,旧堂阶草长,空院砌花开”,通过描绘逝去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哀悼的氛围。白天闭合的“泉户”、青春已逝的“夜台”、长满杂草的“旧堂阶”和盛开在空旷庭院中的“砌花”,这些场景都充满了凄凉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对崔氏夫人的深切怀念和对逝去生命的深深哀悼。

4. **结尾寓意**:“山晚铭旌去,郊寒骑吹回,三川难可见,应惜庾公才”,结尾处不仅有对崔氏夫人的哀悼,还包含了对人才的惋惜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通过“铭旌”(指逝者的牌位)“去”和“骑吹”(古代送葬的乐曲)“回”的描述,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三川”难以再见,表达了对崔氏夫人已逝,再难相见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对优秀人才的惜别之情。

岑参的这首挽歌通过对逝者生前的赞美与逝后哀悼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深沉哀婉、充满家族荣誉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表达了对逝者的无限怀念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岑参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