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xī dú shū yōu xīng , xiàn bīng bù lǐ shì láng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xiàng guó lín róng bié dì jīng yōng huī chí jié yuǎn héng xíng |
相国临戎别帝京 拥麾持节远横行 |
cháo dēng jiàn gé yún suí mǎ yè dù bā jiāng yǔ xǐ bīng |
朝登剑阁云随马 夜渡巴江雨洗兵 |
shān huā wàn duǒ yíng zhēng gài chuān liǔ qiān tiáo fú qù jīng |
山花万朵迎征盖 川柳千条拂去旌 |
zàn dào shǔ chéng yīng jì rì xū zhī míng zhǔ dài chí héng |
暂到蜀城应计日 须知明主待持衡 |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古诗词释义:
这首岑参的《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的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下面我将逐一解释每一句的意思:
1. **相国临戎别帝京, 拥麾持节远横行**:
- **相国临戎**:指宰相临战,指的是李侍郎作为高级将领,承担重要的军事任务。
- **别帝京**:离开京都,前往远方战场。这里强调了李侍郎离开京城,前往远方执行军事任务。
- **拥麾持节**:形容李侍郎在出行时,手持符节(古代用于代表皇权的物品),麾下有随从簇拥,展现了其身份和威严。
- **远横行**:意为远征作战,说明李侍郎前往的是距离较远的战场。
2. **朝登剑阁云随马, 夜渡巴江雨洗兵**:
- **朝登剑阁云随马**:清晨,李侍郎骑马登上剑阁,云雾缭绕,意境壮丽,象征着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勇往直前。
- **夜渡巴江雨洗兵**:夜晚,李侍郎军队穿越巴江,风雨洗刷兵器,意在表明战斗的激烈与艰苦,以及军队的英勇和坚韧。
3. **山花万朵迎征盖, 川柳千条拂去旌**:
- **山花万朵迎征盖**:山间的花朵在李侍郎的行进中迎风开放,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与战士们前进道路上的勃勃生机。
- **川柳千条拂去旌**:河边的柳条轻轻拂过军旗,营造出一种悠扬而庄重的气氛,预示着军队在行进中的优雅与尊严。
4. **暂到蜀城应计日, 须知明主待持衡**:
- **暂到蜀城应计日**:暂时到达蜀地,意味着行程的暂时性,同时暗示了对时间的精确计算,体现了军旅生活的时间紧迫感。
- **须知明主待持衡**:作为臣子,深知作为明君的皇帝在等待自己,指出了军队行动背后的目标——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和平。
综上所述,这首诗描绘了李侍郎作为高级将领,远离帝京,远征远方的战场的壮丽景象。诗中充满了对李侍郎英勇与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国家和平与君主英明的颂扬。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这首《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描绘了一个富有壮阔感的军事征途场景,同时也透露出对李侍郎(可能指李季卿)的敬意与期待。这首诗以李侍郎的军事远征为背景,展现了广阔的视野与深刻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承转合**:诗的首联“相国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简洁而有力,既点出了李侍郎以相国的身份远征边疆,与帝王辞别,也预示了征途的广阔与艰苦。这是诗的起始,奠定了一种宏大的基调。
2. **画面铺展**:颔联“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通过具体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行军画卷。早晨,李侍郎登上了剑阁,云雾缭绕,仿佛与战马同行;夜晚,渡过巴江,雨点洗刷着队伍的战甲与兵器,既描绘了行军的艰难与壮烈,也暗示了队伍的纪律严明和准备充分。
3. **细节描绘**:颈联“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则是对行军途中的生动描绘,山花与川柳以自然界的美好衬托了征途的艰险与英雄的豪迈。万朵山花与千条柳枝不仅是对景物的直接描写,也隐喻了李侍郎所带领的队伍如同大自然的一部分,坚韧而充满生机。
4. **情感表达**:尾联“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表达了诗人对李侍郎的期许与祝福。蜀城代表着即将到达的边境或目的地,而“明主待持衡”则寄托了诗人对李侍郎能够公正决断、不负君王重托的期望,体现了对国家和君王忠诚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边疆军事行动的崇高敬意与对国家的忠诚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岑参独特的诗歌风格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