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rì shǐ jūn xí fèng jiàn wèi zhōng chéng fù zhǎng shuǐ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liǔ duǒ yīng jiāo huā fù yīn hóng tíng lǜ jiǔ sòng jūn hái |
柳亸莺娇花复殷 红亭绿酒送君还 |
dào lái hán gǔ chóu zhōng yuè guī qù pán xī mèng lǐ shān |
到来函谷愁中月 归去磻溪梦里山 |
lián qián chūn sè yīng xū xī shì shàng fú míng hǎo shì xián |
帘前春色应须惜 世上浮名好是闲 |
xī wàng xiāng guān cháng yù duàn duì jūn shān xiù lèi hén bān |
西望乡关肠欲断 对君衫袖泪痕斑 |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古诗词释义:
###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
这句描绘了送别场景的美丽与深情。"柳亸"意为柳枝低垂,"莺娇"则是形容黄莺的娇美,"花复殷"说明花朵繁盛。红亭绿酒则勾勒出一片富丽堂皇的送别之地,红亭和绿酒不仅是色彩的对比,也暗示了这场饯行的热烈与庄重。这里用柳、莺、花、红亭、绿酒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送别场景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预示着分别后的离愁别绪。
**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磻溪梦里山,**
这两句分别描述了离别后两个不同的场景。"到来函谷愁中月"意味着在即将到达函谷关时,可能是在月光下的夜晚,月色朦胧,心绪难免会因离别而愁绪满怀。"归去磻溪梦里山"则想象了归来后在梦中见到磻溪的山峦,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关怀与思念,也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一丝不确定和遐想。
**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
"帘前春色应须惜"这一句提醒人们,即使在送别之后,帘前的美好春色仍值得珍惜,表达了对眼前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惜之情。"世上浮名好是闲"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心态,建议友人或自己在经历了繁忙和喧嚣之后,不妨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享受生活中的闲适与平静。
**西望乡关肠欲断,对君衫袖泪痕斑,**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痛苦。"西望乡关肠欲断"描述了朋友远行后,诗人凝望家乡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至于情感难以抑制,"肠欲断"表达了思念之深。"对君衫袖泪痕斑"则通过具体动作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与上一句形成呼应,增强了离别之情的强烈表达,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深切关怀。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这首诗《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题目背景**:题目中的“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暗示了诗作的背景是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在使君(地方官)的宴席上为即将前往长水的卫中丞饯行。长水在古代可能指的是某一地名,具体指代不明确,但此处可能象征着远离家乡、远离亲友的目的地。
2. **首联“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这一联运用了典型的古典意象,柳条垂落、黄莺娇啼、花朵繁盛,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和离愁的景象。红亭绿酒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送别氛围。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和对离别时刻的感伤。
3. **颔联“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磻溪梦里山”**: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隘,愁中月象征着友人远行时孤独与忧愁的心境。磻溪则是古代传说中姜子牙钓鱼的地方,此处以“梦里山”暗示了友人远方未知的生活可能带来的梦想与期待,同时也隐含了对友人未来的担忧。
4. **颈联“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名利浮华的超脱态度。帘前春色意味着眼前的美好时光,应被珍惜。而“世上浮名好是闲”则是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真挚情感的珍视。
5. **尾联“西望乡关肠欲断,对君衫袖泪痕斑”**:这两句以直抒胸臆的方式,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离愁与思念。西望乡关,意味着对家乡的深情凝望和内心的哀伤,肠欲断描绘了思念之情的深重,泪痕斑则具体化了离别时的泪水和不舍。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别离的痛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抒发,不仅描绘了离别场景的景象,更传达了对友情、家乡、时间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