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o qiū yǔ zhū zi dēng guó zhōu xī tíng guān tiào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tiě mǎ huàn hóng yīng fān qí chū jìn chéng |
铁马擐红缨 幡旗出禁城 |
míng wáng qīn shòu yuè chéng xiàng yù zhuān zhēng |
明王亲授钺 丞相欲专征 |
yù zhuàn tiān chú sòng jīn bēi yù jiǔ qīng |
玉馔天厨送 金杯御酒倾 |
jiàn mén chéng xiǎn guò gé dào tà kōng xíng |
剑门乘崄过 阁道踏空行 |
shān niǎo jīng chuī dí jiāng yuán kàn xǐ bīng |
山鸟惊吹笛 江猿看洗兵 |
xiǎo yún suí qù zhèn yè yuè zhú xíng yíng |
晓云随去阵 夜月逐行营 |
nán zhòng jīn shí wǎng xī róng jì rì píng |
南仲今时往 西戎计日平 |
jiāng xīn gǎn zhī jǐ wàn lǐ jì xuán jīng |
将心感知己 万里寄悬旌 |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展示了他与朋友们在早秋时节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和复杂心情。以下是对诗句逐段的解释:
1. **铁马擐红缨,幡旗出禁城**:描绘了军队出征的场面,士兵骑着披挂着红色马缨装饰的铁马,旗帜在禁城(皇宫)外迎风飘扬,预示着即将进行的军事行动。
2. **明王亲授钺,丞相欲专征**:这里的“明王”指的可能是皇帝,他亲自授予士兵斧钺,这是古代帝王授予战将权力的仪式;“丞相欲专征”则说明了高级官员如丞相可能希望单独指挥作战,这可能暗示了复杂的权力结构和决策过程。
3. **玉馔天厨送,金杯御酒倾**:描述了皇帝或朝廷的宴请,玉质的餐具、御用的酒杯盛满了佳肴美酒,显示了宴会上的奢华和隆重。
4. **剑门乘崄过,阁道踏空行**:剑门,这里是地名,也是险要之地。描述军队穿越险峻的剑门,行走于空中高架的栈道上,暗示了行军的艰难和勇敢。
5. **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山中的鸟儿听到行军时吹奏的笛声而惊飞,江边的猿猴看到了军队清洗武器的场景,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行军的壮观,也蕴含了对战争的深沉反思。
6. **晓云随去阵,夜月逐行营**:晨曦中的云彩伴随着军队行进的阵形,夜晚的明月则陪伴着军队驻扎的营地,形象地展现了军队在不同时间的行进和休息状态。
7. **南仲今时往,西戎计日平**:提到了古代的历史人物南仲(或指诗人以南仲自比),他似乎在那个时候出征;而“西戎计日平”则表达了对征服敌人的坚定决心和对胜利的期待。
8. **将心感知己,万里寄悬旌**:这句话表达了对将领(或诗人自己)忠诚之心的理解与赞赏,以及在远征万里之外时,通过旗帜寄寓的深厚情谊和愿望。
整首诗通过壮观的战争场面、奢华的宴饮、艰难的行军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将领忠诚的颂扬,展现了唐代军队的雄壮气势和诗人对国家、军队和战争的独特见解与感受。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一诗,通过对早秋时节一次特殊军事行动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浓烈的历史人文色彩的画卷。全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边塞诗的典范。
### 诗中意象的描绘
1. **铁马擐红缨,幡旗出禁城**:开篇以铁马和旗帜描绘出军队的威严与雄壮,铁马代表军队,红缨象征军队的热烈与激情,禁城则暗示了行动的严格和重要性。这里的景象既有现实的军事色彩,也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君主的信任与敬仰。
2. **明王亲授钺,丞相欲专征**:明王亲自授予钺(古代帝王授予将帅用的斧钺),丞相欲独立征伐,展现了决策层的果断与决心。这一细节体现了君主制下的集中决策与高效执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强盛的向往。
3. **玉馔天厨送,金杯御酒倾**:在行动前后,宫廷提供精美佳肴和御酒,表现了对将士的优待与尊崇,也体现了军事行动的背景是王朝的强大与繁荣。这一场景富有象征意义,不仅是对将士的慰藉,也是对行动背后深厚国力的展示。
4. **剑门乘崄过,阁道踏空行**:描绘了通过艰险的剑门关,沿悬空栈道行进的情景,既展示了行动的难度与勇气,也象征着勇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5. **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山中的鸟儿被笛声惊扰,江边的猿猴见证着军队的清洗武器,这一场景通过自然界的反应,侧面展示了军队行动的震撼力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 **晓云随去阵,夜月逐行营**:通过描绘晓云和夜月的动态,展现了军队行进中环境的变化,既有诗意的美感,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行动的持续。
7. **南仲今时往,西戎计日平**: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和对当下行动胜利的信心,寄托了诗人对于民族统一、边疆安宁的期待。
8. **将心感知己,万里寄悬旌**:将心比心,战士们深知肩负国家重托,即使身处万里之外的战场,他们的内心依然与国家紧密相连,寄希望于他们能够凯旋而归。
### 总体赏析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宏大主题,如国家统一、民族尊严、军旅生活等,也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英雄壮举的由衷赞美。诗中的每一段描绘,都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的精妙解读,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诗人个人情感的深切流露,是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