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jūn jiǔ rì sī cháng ān gù yuán ( shí wèi shōu cháng ān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nà zhī fāng suì wǎn zuò jiàn hán yè duò |
那知芳岁晚 坐见寒叶堕 |
wú bù rú fǔ cǎo fān fēi zuò yíng huǒ |
吾不如腐草 翻飞作萤火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五言律诗。我们可以逐句解释其意义:
1.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这一句中,“芳岁晚”指的是美好的时节已经过去,时间流逝,转眼秋天到来。“坐见寒叶堕”则是说,诗人坐在那里,看着树叶随风飘落,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易逝、季节变换的感慨。
2. **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在这一句中,“吾不如”表示诗人将自己与腐草进行比较,“腐草”在这里寓意腐朽或无用之物。“翻飞作萤火”则是说腐草在特殊条件下能变成萤火虫发光飞舞。这不仅在物理层面说明腐草可以转化为萤火虫发光,更深一层是诗人以腐草自喻,表达了即使身处逆境,也希望像萤火虫一样发光发热,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和对生活的希望。整句话蕴含着诗人虽然身处艰难的环境,但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岑参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艰难处境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面对挑战的精神风貌。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古诗词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作者行军途中,诗人远在边疆,思念长安的故园,表达出一种深沉的怀乡之情和对故土的思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在思乡情感中的细腻感受和深沉哲思。
### 首联: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边疆,目睹自然景色的变化,感叹岁月流逝之感。"芳岁晚"暗含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坐见寒叶堕"则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寒叶的飘落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凋零。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衬出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流逝。
### 颔联: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这联诗句表现了诗人的深沉自省和对生命的哲思。"腐草"在这里象征了衰败、腐朽的生命状态,而"萤火"则是微小而明亮的生命之光,既象征了生命的顽强,也暗示了诗人在困境中仍保持的希望与光芒。诗人自比为腐草,却能化为萤火,既表达了对自我生命力的坚持,也隐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 尾联: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这首诗以"行军九日"为背景,"九日"指的可能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的习俗,但诗人却身处行军的旅途中,无法享受这些传统的节日活动,只能在思乡的情绪中度过。"时未收长安"点明了诗人在边疆与故乡长安相隔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长安故园的深切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命的哲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情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岑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传达出了强烈的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