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wǔ wēi sòng liú pàn guān fù qì xī xíng jūn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作者:岑参 
dōng qù cháng ān wàn lǐ yú     gù rén hé xī yī xíng shū
东去长安万里馀   故人何惜一行书
yù guān xī wàng kān cháng duàn     kuàng fù míng cháo shì suì chú
玉关西望堪肠断   况复明朝是岁除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古诗词释义: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行军目的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对战争的复杂情感。下面逐段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首句:东去长安万里馀**
这一句意味着送别的人将远行,远离长安,意味着路途遥远。长安作为古代的都城,象征着政治、文化中心,与友人的分别,让人感到离别之情的沉重与不舍。

**次句:故人何惜一行书**
诗人在这句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尽管距离遥远,通信不便,但诗人认为,即使是一封简短的信,也是对友人的一种慰藉和牵挂。这里的“一行书”象征着友人间情感的传递,即便简短,也能给予彼此力量与鼓励。

**第三句:玉关西望堪肠断**
“玉关”指的是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中国古代与西域的交通要道。这一句意味着友人即将前往的是遥远且艰险的边疆之地。面对如此辽阔、险峻的旅程,诗人用“堪肠断”表达了对友人即将面对艰难处境的深深忧虑和不舍。

**尾句:况复明朝是岁除**
这句话表明友人离开的时间是在年关之际,即除夕。在中国文化中,除夕是家人团聚、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友人却要踏上远行,远离家人,这一别可能就是漫长的分别,使诗人的离愁更加沉重。这里的“况复”二字强调了这一离别的额外悲伤与无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景和对友人即将面对的艰苦行军的忧虑,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对战争的复杂情感,既有离别之苦,也有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古诗词赏析: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在武威(今甘肃武威)为即将前往边远地区的友人刘判官送行时所作。岑参的诗风豪放不羁,这首诗同样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的告别与友情**:“东去长安万里馀, 故人何惜一行书”。开篇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目的——刘判官即将前往万里之遥的长安以西地区执行军务。同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诗人用“何惜一行书”表达即使路途遥远,也愿意为朋友写信的深情,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友谊与关怀。

2. **对友人的关切与忧虑**:“玉关西望堪肠断, 况复明朝是岁除”。这里,诗人用“玉关”这一象征边塞的地点,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担忧和不舍。诗人想象着友人在前行中遥望故乡,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思念之情,以至于让人“肠断”。尤其在提及“况复明朝是岁除”时,诗人更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在新年之际远行,更增添了一份别离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未知与担忧。

3. **诗意中的家国情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个人情感,也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军人们远离家乡,奔赴边疆,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个人的牺牲。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崇高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流露出对国家安宁的深切期盼。

4. **艺术手法**:岑参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借代手法,如“玉关”象征边塞,不仅增进了诗句的意蕴深度,也使诗歌的意境更为深远。同时,通过对比和转折,如由相聚的欢乐转为离别的忧愁,展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变化。

总之,《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表达深情和家国情怀的作品,通过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边疆战事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岑参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