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cuī zi hái jīng
送崔子还京
qīng huái wú dǐ lǜ jiāng shēn sù chù jīn tíng fēng shù lín |
清淮无底绿江深 宿处津亭枫树林 |
sì mǎ yù cí chéng xiàng fǔ yī zūn xū jǐn gù rén xīn |
驷马欲辞丞相府 一樽须尽故人心 |
《送崔子还京》古诗词释义:
《送崔子还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逐段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1. **清淮无底绿江深,宿处津亭枫树林**
- **清淮**:清澈的淮水,淮水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河流。**无底**:形容水深不见底,暗示河水的深邃。**绿江深**:江水碧绿,深不见底,这里用绿江来形象地描绘出河水的深邃和清澈。
- **宿处**:住宿的地方,此处指崔子返回京城的旅途停宿之处。**津亭**:渡口的亭子,是古代供行人休憩、交易的场所。**枫树林**:枫树密集的树林,枫树是秋天的象征,这里用枫树林增添了一种深秋时节的意境。
- 整句描绘了崔子即将离开的地方,环境优美,既有水的清澈深邃,又有枫树林的秋季景象,营造出了一种诗意的送别氛围。
2. **驷马欲辞丞相府,一樽须尽故人心**
- **驷马**:古代四匹马拉的车,象征着崔子即将离开,坐车前往丞相府。**辞**:离开。**丞相府**:古代高官府邸的代称,这里暗含崔子即将离开京城,前往丞相府的寓意。
- **一樽**:一樽酒,指聚会时饮的酒。**尽**:饮尽。**故人**:老朋友,这里特指崔子即将去往的地方的主人或旧交。**心**:感情,这里指友情。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崔子之间的深厚友谊。在崔子即将离开时,诗人希望能够在他离开前,与他一起畅饮,尽享旧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崔子将去往丞相府的隐喻,即他的未来将充满机遇和可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在送别的时刻,诗人不仅关注着友人的旅途,更注重着情感的交流和回忆的分享,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友情的真谛。
《送崔子还京》古诗词赏析:
岑参的《送崔子还京》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以下是对其艺术特色的简要赏析:
### 1. 场景描绘
诗的前两句“清淮无底绿江深,宿处津亭枫树林”描绘了一幅清静而幽深的送别场景。清淮和绿江相互映衬,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宿处的津亭旁是枫树林,通过“宿处”和“枫树林”的细节描绘,营造出送别之地的静谧与诗意,同时也为离别增添了一层浪漫的氛围。
### 2. 情感表达
诗的后两句“驷马欲辞丞相府,一樽须尽故人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崔子的不舍之情。驷马欲辞丞相府,意味着朋友即将离开自己的生活圈,离开熟悉的环境,这一细节体现了对友谊的珍惜与离别的伤感。而“一樽须尽故人心”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最后一次相聚中,通过饮酒共叙旧情,以此慰藉彼此离别时的伤感。这里的情感表达深沉而真实,让人感受到真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未知所带来的忧虑。
### 3. 结构与语言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格式,如“清淮无底绿江深”与“宿处津亭枫树林”、“驷马欲辞丞相府”与“一樽须尽故人心”,这样的对仗不仅使诗歌形式上整齐美观,也强化了情感表达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语言上,岑参用词精当,如“无底”、“绿”、“深”、“宿处”、“一樽”等,既描绘了具体的场景,又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使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深意。
综上所述,岑参的《送崔子还京》不仅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长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