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guān lóu

题观楼

作者:岑参 
jiǔ quán tài shǒu néng jiàn wǔ     gāo táng zhì jiǔ yè jī gǔ
酒泉太守能剑舞   高堂置酒夜击鼓
hú jiā yī qū duàn rén cháng     zuò shàng xiàng kàn lèi rú yǔ
胡笳一曲断人肠   座上相看泪如雨

《题观楼》古诗词释义:

《题观楼》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描述了酒泉太守宴请宾客时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豪放、悲壮而又不乏温情的氛围。下面逐段解释:

1. **酒泉太守能剑舞, 高堂置酒夜击鼓**:
- **酒泉太守能剑舞**:酒泉是古代地名,以特产美酒著称,太守是地方行政长官。诗句描述的是酒泉的太守善舞剑,用剑舞这样的艺术表演来助兴。
- **高堂置酒夜击鼓**:在高大的厅堂里,摆设了丰盛的酒宴,并在夜晚时分敲击着鼓乐,营造出热烈的宴会气氛。这里反映了古代宴会上的豪迈与欢腾。

2. **胡笳一曲断人肠**:
- **胡笳**:一种源自中亚地区的吹管乐器,常被用于表达忧伤或悲凉的情感。这一句意味着在宴会上,演奏了一曲胡笳,其哀婉的旋律让人感动到肝肠寸断。这既是对乐器演奏艺术的赞赏,也是对情感表达的一种描绘。

3. **座上相看泪如雨**:
- **相看泪如雨**:宴会中的宾客在听到胡笳的哀怨之音后,互相凝视,泪水如雨般落下。这一场景既体现了音乐的感染力,也反映了人们在特定情感氛围下的共鸣与感伤。通过这种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宴会背后的深沉情感。

综上所述,《题观楼》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情感细节,描绘了一场在酒泉太守府中的宴会。宴会上的剑舞、鼓乐、胡笳演奏,以及宾客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构成了一幅既热烈又充满情感的画卷。诗中既体现了豪迈的宴会氛围,也展现了复杂的人情与情感,是岑参诗作中描绘社会生活、人情百态的典型例子。

《题观楼》古诗词赏析:

《题观楼》这首诗,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之手,通过描绘一场独特的宴会场景,展现了鲜明的边塞文化特色,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歌内容解读

1. **首句“酒泉太守能剑舞”**:以酒泉太守能够剑舞开篇,既点明了地点——酒泉,又以“剑舞”这一动作暗示了边塞军人的刚健勇武。酒泉是古代边塞地区,以多豪杰著称,剑舞也往往与豪情壮志相联系。

2. **“高堂置酒夜击鼓”**: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场景。高堂表示宴会的场所庄严而隆重,夜晚击鼓则营造了一种热烈而激昂的氛围。鼓声和灯光交织,将宴会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

3. **“胡笳一曲断人肠”**:胡笳是北方民族的乐器,常被用于表达思乡之情或悲壮的情感。这一句通过“胡笳一曲”将宴会的热烈气氛与内心的悲痛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胡笳的音色独特,其演奏往往能激发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一曲终了,人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

4. **“座上相看泪如雨”**:最后,诗人以“座上相看泪如雨”结尾,点明了宴会参与者的情感状态。泪如雨下,不仅仅是宴会气氛的直接反应,更深层地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在边塞,远离家乡和亲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情感在宴会中得到了集中释放。

### 艺术手法与情感表达

- **对比手法**:诗歌通过胡笳的乐曲与人们内心的悲痛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 **场景描写**:细腻地描绘宴会的场景,从宴会的开始到高潮再到情感的释放,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情景画卷。
- **情感深度**:诗人通过对宴会参与者情感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边塞生活中的思乡之情、离别之苦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展示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题观楼》不仅是一首描绘边塞宴会的诗,更是一幅情感丰富的画卷,通过具体可感的场景,深刻揭示了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边塞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细腻洞察。

岑参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