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 jiāng kǒu yì wáng sī xūn 、 wáng lì bù èr láng zhōng 、 qǐ jū shí qī dì
袁江口忆王司勋、王吏部二郎中、起居十七弟
shuǐ miàn fú róng qiū yǐ shuāi fán tiáo dào shì zhe huā shí |
水面芙蓉秋已衰 繁条到是着花时 |
píng míng lù dī chuí hóng liǎn shì yǒu cháo chóu mù luò bēi |
平明露滴垂红脸 似有朝愁暮落悲 |
《袁江口忆王司勋、王吏部二郎中、起居十七弟》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李嘉佑所写,通过对袁江口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对诗句进行逐句解释:
1. **水面芙蓉秋已衰**:袁江口的水面,荷花在秋天已经凋谢。这里的“荷花”象征着美好与繁荣,而“秋已衰”暗示着美好的事物或时期的消逝,预示着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变迁。
2. **繁条到是着花时**:即便是叶子繁茂的枝条,也在这个时候开花。这里的“繁条”指的是枝叶茂盛的景象,“着花时”强调了开花的季节。这样的描述赋予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即使在秋季,生命依然展现其坚韧与美丽的一面。
3. **平明露滴垂红脸**:黎明时分,露珠从荷花上滴落,使得荷花看起来像是垂着红脸。这里的“平明”是清晨的意思,而“垂红脸”既描绘了露珠在荷花上的美丽景象,也暗喻了荷花在黎明的宁静中展现出的柔美与温婉。
4. **似有朝愁暮落悲**: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忧伤之情,仿佛荷花在为自己的短暂生命而感到哀愁,从早晨的生机勃勃到傍晚的凋零,似乎承载了无尽的悲凉。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思念的深刻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袁江口秋天荷花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又蕴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了一种既凄美又哀愁的情感。
《袁江口忆王司勋、王吏部二郎中、起居十七弟》古诗词赏析:
李嘉佑的这首诗《袁江口忆王司勋、王吏部二郎中、起居十七弟》,通过对比水面芙蓉的秋天衰败与繁花盛开的景象,以及平明时分露珠的晶莹与傍晚的落花的感伤,描绘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句“水面芙蓉秋已衰”,点明了季节的更迭,荷花的美丽随着秋天的到来而逐渐消逝。荷花在夏季盛开,秋来则凋谢,这既是自然界规律的体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生命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繁条到是着花时”,这里的“繁条”代指王司勋、王吏部二郎中、起居十七弟等友人,是诗人情感世界中繁盛而美好的部分。此处的“着花时”既可理解为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亦可理解为友情的炽热和相互扶持的时刻。诗人用“繁条”对比“水面芙蓉”,凸显了这些朋友在他生命中如同花开般璀璨的瞬间。
接着,“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悲”这两句诗,以具体可感的自然景象来渲染诗人的情感。清晨的露珠挂在荷花上,如同少女羞涩的红脸,却又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落花而愁苦。这里,露珠的“垂红脸”既是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对未来不确定的愁绪和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慨,以及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体现了李嘉佑诗歌中对于自然景象细腻入微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融入,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