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g fēn jiàn fǎng jiāo jū zuò
张芬见访郊居作
yǐ jiàn jǐn huā cháo wěi lù dú bēi gū hè zài rén qún |
已见槿花朝委露 独悲孤鹤在人群 |
zhēn sēng chū shì xīn wú shì jìng yè míng xiāng shǒu zì fén |
真僧出世心无事 静夜名香手自焚 |
chuāng lín jué jiàn wén liú shuǐ kè zhì gū fēng sǎo bái yún |
窗临绝涧闻流水 客至孤峰扫白云 |
gèng xiǎng qīng chén sòng jīng chù dú kàn sōng shàng xuě fēn fēn |
更想清晨诵经处 独看松上雪纷纷 |
《张芬见访郊居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张芬见访郊居作》表达了作者对于访客张芬来访时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每句诗含义的逐段解释:
1. **已见槿花朝委露**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槿花被露水浸润的画面。槿花通常象征着短暂而美好,这里的“朝委露”即朝露易干,隐喻美好事物短暂易逝。
2. **独悲孤鹤在人群** - 通过“独悲”和“孤鹤”形象,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悲凉的情感。鹤常被视为高洁、独立的象征,这里的“孤鹤在人群”可能寓意作者在繁华世界中感到的孤独与不被理解。
3. **真僧出世心无事** - “真僧”指的是真正的僧侣或高人,这里的“心无事”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世俗的追求,暗示了作者对超越尘世、追求精神纯净生活的向往。
4. **静夜名香手自焚** - 这句诗描绘了在宁静的夜晚,作者亲手焚烧名贵香料的场景。焚香是古代文人或僧侣表达虔诚、静心或寻求灵感的仪式,这里表现了作者对精神净化和个人修行的重视。
5. **窗临绝涧闻流水** - “绝涧”形容深谷或悬崖,通过“临绝涧闻流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水声潺潺,象征着自然界的平静与和谐。
6. **客至孤峰扫白云** - “客至”意味着有访客的到来,而“孤峰扫白云”则是通过自然景物的动态变化来表现时光流逝,也隐含着对旧友重逢的期待或对过往时光的回忆。
7. **更想清晨诵经处** -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清晨在某个特定地点诵经情景的怀念或向往。诵经是佛教修行的一部分,这里通过“清晨”、“诵经处”等词,传达了作者对精神修行、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郊居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净、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于友情、精神修行的珍视。
《张芬见访郊居作》古诗词赏析:
这首《张芬见访郊居作》是唐代诗人皇甫曾的作品,表现了一位隐居者在郊外居住时的生活情境与内心情感。通过对自然环境与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首联“已见槿花朝委露, 独悲孤鹤在人群”描绘了槿花在清晨落露的情景,而“孤鹤在人群”则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虽然身处人群中,但内心却保持独立与宁静。
颔联“真僧出世心无事, 静夜名香手自焚”描绘了一位真僧在静夜亲手焚烧名香的画面。这不仅表现了僧人对佛学的虔诚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清净与精神修为的向往。
颈联“窗临绝涧闻流水, 客至孤峰扫白云”则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宁静。通过窗户看到的绝涧流水,以及客人来访时,诗人亲手清扫云雾的场景,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的和谐,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尾联“更想清晨诵经处, 独看松上雪纷纷”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体悟。清晨在松树下诵读佛经,独赏雪景,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隐居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精神超越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沉思考。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