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wèi bā
送魏八
zhēng mǎ xiàng biān zhōu xiāo xiāo sī bù xiū |
征马向边州 萧萧嘶不休 |
sī shēn yīng dài bié shēng duàn wèi jiān qiū |
思深应带别 声断为兼秋 |
qí lù fēng jiāng yuǎn guān shān yuè gòng chóu |
歧路风将远 关山月共愁 |
zèng jūn cóng cǐ qù hé rì dà dāo tóu |
赠君从此去 何日大刀头 |
《送魏八》古诗词释义:
### 《送魏八》高适 诗文解释:
#### 征马向边州, 萧萧嘶不休:
在这首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一幅壮阔而略带凄凉的送别景象。主人公(可能指诗人自己)与友人魏八即将分别,友人所乘之马,向着遥远的边疆行进,马匹的嘶鸣声在风中回荡,未止。这嘶鸣声不仅反映了马的不安,也象征着即将分别的人的情感波动。
#### 思深应带别, 声断为兼秋:
在这两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分别之深沉思绪的理解和感受。在这里,“思深”意指思考的深度,它与“别”相连,揭示了分别时的复杂心情,不仅仅是简单的离别,而是包含了更深的情感。而“声断为兼秋”则形象地描绘了马的嘶鸣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得凄厉,仿佛秋风加重了马儿和送别者心中的愁绪。
#### 歧路风将远, 关山月共愁:
这句描绘了送别后的情景,诗人想象着魏八在远方的路途上,可能将面临风的阻碍。这里的“歧路”指的是分别后的道路,充满了不确定和未知。而“关山月共愁”则暗示了即便是在月光下,分别后的愁绪依然与山关相连,无法排遣。这月光既照亮了远方的道路,也映照出离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 赠君从此去, 何日大刀头: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魏八的祝福与期待。他希望魏八在远行之后能顺利平安,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即期待着能够再次相聚的那一天。这里的“大刀头”可能是指魏八将来归来时的象征,意味着对重逢的期待和信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景和分别后的情境,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高适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深深期待。
《送魏八》古诗词赏析:
《送魏八》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送别诗,虽短小精悍,但情感深沉,诗意深刻,展现了作者对于朋友离别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未来的担忧和期盼。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于友情的珍视,还蕴含了对边疆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歌结构与情感层次
1. **开头两联(首联与颔联):离别的感伤与内心的波动**
- 首联“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描绘了主人公送别朋友的场景,马匹的嘶鸣不仅代表了动物的哀鸣,也是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暗示了分别的不舍与痛苦。
- 颔联“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深思”表达了对朋友深厚情感的倾注,“声断”则是对分别时声音的描述,仿佛那哀怨的嘶鸣在秋风中回荡,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悲伤情绪。
2. **颈联(颈联):对未来的忧虑与离愁**
- “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歧路、风、关山、月),寓意了别离的路程之远,以及在这漫长旅途中可能遭遇的未知困难。同时,“月共愁”象征着无论朋友走到哪里,离愁别绪都将如月光般伴随,暗示了作者对朋友未来的深深忧虑。
3. **尾联(尾联):寄语与祝福**
-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以直接的语句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待,期待他能早日凯旋归来,平定边疆,寓意着对和平与胜利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的忠诚与信赖。
### 总体评价
《送魏八》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离别的深深感伤,也有对未来未知的忧虑,更寄托了对朋友的深厚友谊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而不失诗的韵律美,体现了高适作为诗人对于友情、离别以及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