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dǒng pàn guān
送董判官
zhēng mǎ sī zhǎng lù lí rén yì pèi dāo |
征马嘶长路 离人挹佩刀 |
kè lái dōng dào yuǎn guī qù běi fēng gāo |
客来东道远 归去北风高 |
shí hòu hé xiāo suǒ xiāng xīn zhèng yù táo |
时候何萧索 乡心正郁陶 |
chuán jūn yù zhī jǐ xíng rì yǒu tí páo |
传君遇知己 行日有绨袍 |
《送董判官》古诗词释义:
高适的《送董判官》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表达对友人的关怀,展现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远方与未来的深切忧虑。下面逐段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1.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
-"征马"指的是远行的马匹,"嘶长路"则描绘了马儿在漫长道路上的嘶鸣声,表现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苦。"离人"指的是将要分别的诗人与董判官,"挹佩刀"则是指挥手或以佩刀象征别离的礼仪,形象地表达出送别的情景,既有离别的哀伤,也有道别的庄重。
2. **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
-"客来"与"归去"对应,表达董判官的离开和可能的未来回归。"东道远"突出了行程的遥远,"北风高"则可能是对董判官去处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离开时的气氛可能带有某种不确定或挑战的意味。整体营造出一种路途遥远、环境艰难的感觉。
3. **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
-"时候"指的是离开的时间,"萧索"意为萧条、空旷,暗示了季节或环境的凄凉,也可能暗指友人即将离别的心情。"乡心"是指思乡之情,"郁陶"则表示心绪愁闷,整句表达了离别之际,友人内心因远离家乡而生的愁苦与思念之情。
4. **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
-"传君"是对董判官的称呼,"遇知己"表示希望董判官能在远方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得到了理解与支持,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待。"行日"意为未来的日子,"有绨袍"则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中的典故,指在困境中能得到他人援助的情景。此处借以祝愿董判官无论在未来的日子里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得到像绨袍一样的温暖帮助,充满希望与乐观。
全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与情感,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对未知与远方的忧虑与期待。
《送董判官》古诗词赏析:
《送董判官》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充满了浓郁的深情和深远的意蕴。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赏析高适的匠心与情感:
1. **情感基调**:诗歌从送别董判官的场景开始,便流露出深厚的离愁别绪。通过“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一句,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马儿长嘶,人儿佩刀相送,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感伤的氛围。这样的开头,已经为整首诗定下了深情厚意的基调。
2. **环境描写**:“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不仅描绘了送别时的地点和时间,还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东道代表着送别之地的遥远,北风则预示着离人归途的艰难与寒冷。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3. **情感表达**:“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深切感受。萧索的时节、郁陶的乡心,不仅描绘了离别季节的萧条景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流露出对友人离去后的深深思念与忧伤。
4. **友情与价值**:“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则是全诗情感升华的关键。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对友人获得真正知己的欣慰,更是暗含了高适对友情价值的深刻认识。通过友人间相互赠送绨袍(厚毛布做成的衣服,古代象征深厚的友谊),表达了深厚的友谊能够跨越时空,给予人力量和温暖的深刻寓意。
综上所述,《送董判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生动的环境描写和深刻的友情寓意,展现了高适高超的诗歌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离别的哀愁与祝愿,更是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中温暖与希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