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ē tí
阙题
kè xīn jīng mù xù bīn yàn xià xiāng zhōu |
客心惊暮序 宾雁下襄州 |
gòng shǎng chóng yáng jié yán xún xì mǎ yóu |
共赏重阳节 言寻戏马游 |
hú fēng qiū shù liǔ jiāng yǔ àn shān lóu |
湖风秋戍柳 江雨暗山楼 |
qiě zhuó dōng lí jú liáo qū nán guó chóu |
且酌东篱菊 聊祛南国愁 |
《阙题》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阙题》。尽管标题为“阙题”,意味着这个标题是后人所加,并非杜甫自己所定。诗中所表达的内容是诗人的一种复杂心情,以及他在重阳节期间的一系列活动和对南国之愁的抒发。下面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
1.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客心”指的是诗人的游子之心,表达了诗人作为异乡人的感受。“暮序”意为季节或时间的流逝,暗示时间的紧迫和岁月的流逝。“宾雁下襄州”描绘了一幅大雁南飞的景象,而襄州是古代的一个地方,此处可能寓意着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的规律。整体意思为诗人作为客居他乡的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惊慌,同时也感受到自然界的循环。
2.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常在这天登高望远,赏菊饮酒。这里“共赏”表明诗人与他人一起庆祝这一节日。“戏马游”则可能是诗人在这一天参与的游玩活动,可能与骑马或游乐有关。整体表达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天,与人共赏节日的欢乐,并参与了一次愉快的出游活动。
3.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湖风秋戍柳”描绘了湖边秋风吹拂柳树的画面,带有淡淡的忧伤感。“江雨暗山楼”则是指江面的雨水使得远处的山楼显得模糊不清,增加了画面的意境和情感深度。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秋天的寂寥和孤独感。
4.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东篱菊”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以表达诗人隐居或悠闲的生活态度。“且酌”则意味着诗人正在饮酒,借以驱散心中的愁绪。“聊祛南国愁”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在南国的愁苦,通过饮酒的方式试图忘却这些忧愁。整体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南国的愁绪时,寻求片刻的慰藉和解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季节的变化、节日的欢庆、自然的景象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情和对生活的一份感悟。诗中既包含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包含了对时间流逝和内心愁绪的深刻思考。
《阙题》古诗词赏析:
杜甫的《阙题》是一首描绘诗人客居异乡时所感所想的诗,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题目“阙题”**:这“阙题”指的是题目缺失,暗示着这首诗或许本来有更为特定的标题,但现仅保留了内容,失去了原本的指称。这样的标题处理,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使得诗的内容和情感更加深刻和多维。
2. **起首“客心惊暮序”**:“客心”一词直接点明了诗人此时的身份——客居他乡。暮序则是指晚年的时节,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年华已逝,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时光匆匆的无奈。
3. **“宾雁下襄州”**:“宾雁”指的是归雁,古人常用雁来寄寓思乡之情。此句借“宾雁”之下的“襄州”,即今湖北省襄阳市一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雁的南来北往,与诗人的漂泊不定形成了鲜明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4.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诗人与他人共赏此佳节,却言“寻戏马游”,戏马游或指游玩时有马戏表演的地方。这一细节既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也暗含了诗人在异乡寻找慰藉的心理,同时表达了对自由和快乐生活的向往。
5.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秋日景象,湖风与秋柳、江雨与山楼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这种自然景色的描写,既是对当时环境的实录,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他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感到了时光的流逝和孤独。
6.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诗句引用了陶渊明《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表达了诗人以饮酒赏菊来排解心中的愁绪,既是对古代高人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自己身处异乡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综上所述,杜甫的《阙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一个在异乡漂泊的诗人的复杂心境。诗中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节日的欢乐气氛,寻求一丝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