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 cì huái yáng
晚次淮阳
luò yáng tiān zi xiàn jīn gǔ shí chóng xiāng |
洛阳天子县 金谷石崇乡 |
cǎo sè qīn guān dào huā zhī chū yuàn qiáng |
草色侵官道 花枝出苑墙 |
shū chéng xiū zhú kè fù bà suì wèi láng |
书成休逐客 赋罢遂为郎 |
pín jiàn fēi wú shì xī yóu sī zì qiáng |
贫贱非吾事 西游思自强 |
《晚次淮阳》古诗词释义:
这首《晚次淮阳》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描述了诗人途径淮阳时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诗的意思:
1. **洛阳天子县, 金谷石崇乡** - 洛阳是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的“天子县”特指与皇家权力、荣耀相关的地方。金谷和石崇是晋代的富商和文人,此处用以象征古代的繁华与富裕。
2. **草色侵官道, 花枝出苑墙** - 表达了诗人行走在官道上时,看到草色逐渐覆盖了道路,透露出春天的生机。同时,苑墙外的花枝也延伸到了墙外,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活力。
3. **书成休逐客, 赋罢遂为郎** - “书成”可能指的是完成了一篇作品或书信,“逐客”在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指或比喻那些被驱逐的人,诗人表达了不再做被驱逐的人的意思。而“赋罢遂为郎”则可能是指通过文学成就获得了官位,意味着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
4. **贫贱非吾事, 西游思自强**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的价值和命运的思考。他坚信贫贱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西行的旅程,不断自我提升和加强。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以及他对未来的积极态度。通过描绘淮阳的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追求,即不论当前境遇如何,都应保持乐观,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与提升。
《晚次淮阳》古诗词赏析:
张继的这首《晚次淮阳》是一首典型的旅途抒怀诗,通过对淮阳景物的描绘和诗人自身经历的回顾,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下面,我们从几个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 景物描绘与情感融合
- **洛阳与金谷**:诗的开头提到“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将场景设定在名城洛阳及其周边,勾勒出历史上富贵与权力的象征,流露出对古代辉煌的追忆与感慨。
-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描绘了一幅自然与城市和谐共存的画面,草色蔓延至官道,花枝越过了苑墙的界限,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城市生活的活力交织,寓含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 个人经历与社会观察
- **仕途与命运**:“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中,“书成”和“赋罢”分别暗示了诗人的文字创作,而“休逐客”与“遂为郎”则是对个人命运转折的描述。逐客与为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仕途变化的观察,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 **社会批判与自我勉励**:“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某些不满,如对贫富不均和不公平命运的反思,同时也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即虽然面临困境,但仍要积极面对,努力奋斗,不被社会的不公所困扰,而是通过西游(可能寓意为寻求新的生活或命运的旅程)来寻求个人的发展和自强。
### 总结
《晚次淮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和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融合了对历史辉煌的追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积极展望,表达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中,诗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