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ú bié cháng zhe
留别常着
xiāng shān mù luò dòng tíng bō xiāng shuǐ lián yún qiū yàn duō |
湘山木落洞庭波 湘水连云秋雁多 |
jì mò zhōu zhōng shuí jiè wèn yuè míng zhǐ zì tīng yú gē |
寂寞舟中谁借问 月明只自听渔歌 |
《留别常着》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留别常着》,由唐代诗人郎士元所作,通过描绘湘江、洞庭湖的自然景色和作者内心的孤寂,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连云秋雁多,**
- **湘山木落洞庭波:** 描绘了秋天的湘山树叶凋零,洞庭湖的水面泛起波澜,展现了一幅萧瑟的秋日景色。
- **湘水连云秋雁多:** 湘江与云天相接,秋雁在天空中成群结队地飞行,增加了诗的意境和画面感。
2. **寂寞舟中谁借问,**
- **寂寞舟中谁借问:** 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船中,内心充满了寂寞与孤独,无人可以询问或倾听,突出了离别的哀伤和孤独感。
3. **月明只自听渔歌:**
- **月明只自听渔歌:** 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只能独自聆听渔民的歌声。这既是一种对宁静夜晚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与渴望有人陪伴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以及离别时的感慨。湘江、洞庭湖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
《留别常着》古诗词赏析:
郎士元的这首《留别常着》通过描绘湘山木落、洞庭波涌、秋雁南翔、月夜渔歌的画面,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宁静与哀愁,以及对友情的深厚珍惜和对未来旅途的深深感慨。下面逐句赏析:
1. **湘山木落洞庭波**:首句描绘了秋季湘山的景象,木叶凋零,暗喻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自然更替。同时,洞庭湖波浪翻涌,象征着自然的壮阔和不可预知的力量。这句话从视觉上营造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2. **湘水连云秋雁多**:次句进一步将视线转向湘水,与天边的云层相连,秋雁南飞,象征着迁徙与变化。秋雁的密集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感和对远方的向往。
3. **寂寞舟中谁借问**:这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独自在舟中的孤独与寂寞感,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旅程。然而,"谁借问"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也反映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向外界寻求安慰,也往往无从得解的无奈。
4. **月明只自听渔歌**:最后,当月光洒满舟身,诗人只能独自倾听远方渔人的歌声。这一场景既是对离别时刻情感的直接抒发,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渔歌,虽然简朴,却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推进,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忧虑。郎士元的笔触流畅而深邃,既描绘了具体的场景,又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深度,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