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ǔ zhōu chǔ shì hú fàn zhōu sòng běi huí liǎng zhǐ cǐ nán chāng xiàn chá xī lán rě bié
抚州处士湖泛舟送北回两指此南昌县查溪兰若别
mù jiǎo fā gāo chéng qíng rén zuò zhōng qǐ |
暮角发高城 情人坐中起 |
lín shāng bù jí zuì fēn sǎn qiū fēng lǐ |
临觞不及醉 分散秋风里 |
suī yǒu míng yuè qī lí xīn ruò qiān lǐ |
虽有明月期 离心若千里 |
qián huān fǎn chóu chàng hòu huì hái rú cǐ |
前欢反惆怅 后会还如此 |
yān dé yè yān liú yī huí zhōng yàn xǐ |
焉得夜淹留 一回终宴喜 |
jī yóu fù qiān yì guǎn zhì zhòng hú shuǐ |
羁游复牵役 馆至重湖水 |
zǎo wǎn fàn guī zhōu wú cóng shù jūn zi |
早晚泛归舟 吾从数君子 |
《抚州处士湖泛舟送北回两指此南昌县查溪兰若别》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作者戎昱在抚州的湖上泛舟送别朋友回南昌县查溪兰若(佛寺),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傍晚的号角声从高高的城楼传来,唤起了心中好友的情谊。这一句营造出一种秋日傍晚,离别即将来临的氛围,好友们坐在一起,心中充满不舍。
2. **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面对即将分别的时刻,却来不及痛饮一醉,只能在秋风中各自散去。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悲伤,即使有再多的酒也无法掩盖离别的痛苦。
3. **虽有明月期,离心若千里**:尽管约定好未来相聚时会有明亮的月亮为证,但心中却感到如同隔着千里的距离一般遥远。这句强调了即使未来相聚有约定,但在离别时内心的孤独和距离感仍然无法消除。
4. **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之前的欢乐时光现在回想起来反而让人感到忧愁,未来的相聚看起来也像现在这样充满遗憾和期待。强调了离别之痛不仅仅在于当前的别离,而是对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的离别感到了相似的忧虑。
5. **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哪里能够在这夜晚长久停留,使得相聚的宴席成为永恒的喜悦。表达了作者对延长相聚时间的渴望,以及对短暂相聚之乐的珍惜。
6. **羁游复牵役,馆至重湖水,早晚泛归舟**:在外游历的生涯总是充满束缚和劳役,旅居之处可能会离家较远,终有一天会乘船泛舟归家。这一句反映了作者对流浪生活与最终归家的感慨,表达了对家的深深思念。
7. **吾从数君子**:我跟随几位君子。可能是在告别时对陪伴在身边的几位友人的特别致意,暗示这几位友人不仅是离别时的伴侣,也是旅途中的重要伙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勾勒,展现了作者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从不舍、遗憾到对未来的忧虑,再到对相聚时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常态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抚州处士湖泛舟送北回两指此南昌县查溪兰若别》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抚州处士湖泛舟送北回两指此南昌县查溪兰若别》由唐代诗人戎昱所作,诗中充满了深情厚谊和淡淡的哀愁,其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起始描绘**:诗的首联“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城楼上吹响的号角声,唤起了旅人与友人在宴席上的离别之情。这里使用“暮角”暗示离别的氛围,“高城”则体现了送别的地点之高,以及离别时的庄重感。“情人”二字点明了离别对象的情感色彩,不仅仅是亲人或普通朋友,而是有深厚情感的人。
2. **情感渲染**:接下来的颔联“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表达了在临别之际,因无法充分饮酒畅谈而感到遗憾,离别时在秋风中分别的场景更加深了离愁别绪。这里的“临觞”暗指饯别之宴,饮酒是古人表达离别之情的传统方式,“不及醉”表达了未能尽兴的遗憾,“秋风里”则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增加了离愁的分量。
3. **未来期许与现实对比**:颈联“虽有明月期,离心若千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许,即使在如此美好的夜晚,满月当空,人们期待相聚,但离别的心却如隔千里,难以触及。这种期许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4. **循环往复的离愁**:尾联“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对未来离别再次来临的预感,以及对当下相聚的珍惜。对未来的离别始终充满着惆怅,表达了循环往复的离愁别绪。
5. **结语的转折**:最后一句“吾从数君子”,似乎是诗人自言,表达了自己的旅途伴随与几位君子相随,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温暖,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一个温馨的收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离别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时间流逝、相聚与离别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同身受,既表达了离愁别绪,又不失乐观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