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uì zhōu suì mù

桂州岁暮

作者:戎昱 
yuǎn kè jīng qiū zǎo     jiāng tiān yè lù xīn
远客惊秋早   江天夜露新
mǎn tíng wéi yǒu yuè     kōng guǎn gèng hé rén
满庭惟有月   空馆更何人
bo mìng zhī shēn jiàn     shāng hán wǔ jiàn pín
卜命知身贱   伤寒舞剑频
yuán tí céng xià lèi     kě shì wèi yōu pín
猿啼曾下泪   可是为忧贫

《桂州岁暮》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桂州岁暮》由唐代诗人戎昱所作,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远离故乡的客子在异乡年末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在贫困与疾病中的悲苦生活以及内心深处的忧思。下面逐句解释诗意:

1. **远客惊秋早,江天夜露新,满庭惟有月,空馆更何人**:
- 这句诗描述了远方的游子在异乡早来的秋日感到惊异。秋天的夜空与江面上的天际相接,夜露在新月的照耀下显得清新。庭院中只有明月相伴,而空荡荡的馆舍里,竟无一人,凸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2. **卜命知身贱,伤寒舞剑频**:
-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境遇。卜命,古人用来预测吉凶的方法,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处对未来和自身命运的担忧与不安,暗示了他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贫乏。伤寒,可能是某种身体疾病,这里以“舞剑”来比喻诗人为了生存而挣扎与奔波,频繁的“舞剑”动作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3. **猿啼曾下泪,可是为忧贫**: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听到猿猴的啼叫声,不禁泪下,深感哀伤。猿啼与人类的情感共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助。这句诗也回答了诗题中“可是为忧贫”的提问,明确指出猿啼是因为忧愁贫困而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游子在年末异乡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贫困、疾病、孤独、命运的深刻忧虑和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桂州岁暮》古诗词赏析:

《桂州岁暮》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诗中意象和情感的深度剖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在环境的寂静与寒冷,更反映了其内心深处的孤独、忧伤以及对命运的反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远客惊秋早,江天夜露新**:这两句以“远客”自喻,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漂泊他乡的异乡人。诗人对“秋早”感到惊异,暗示了季节的更替给人带来的情绪变化,同时也预示着时光的流逝。江天夜露新,则描绘了一幅江面与天空交界处,夜露初现,清新宁静的画面,暗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可能是对孤独生活的某种寄托。

2. **满庭惟有月,空馆更何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满庭唯有月,月光洒满庭院,却无人与共,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空馆更何人,点出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空荡的馆舍中,无人相伴的现状,强化了孤独的情绪。

3. **卜命知身贱,伤寒舞剑频**:诗人通过“卜命”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和反思,“知身贱”暗示了他可能在生活中遭遇了某种贬低或不公正的待遇,或是对自己的地位和境遇感到不满和悲哀。而“伤寒舞剑频”则可能寓指内心的挣扎与抗争,用舞剑的动作来象征内心的痛苦和对命运的反抗。

4. **猿啼曾下泪,可是为忧贫**:最后两句以猿啼来比喻诗人的哀鸣,猿啼常被视为哀伤的象征,而诗人用它来表达内心的痛苦。曾下泪,表明他曾经流下了泪水,流露出深深的悲痛。最后一句的反问,直接点明了忧虑的根源可能在于“忧贫”,即对贫困生活的担忧,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极度关注和担忧。

整体来看,《桂州岁暮》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漂泊异乡、内心孤独的诗人形象,反映了其对命运的深刻反思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抗争。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独白,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某种反映,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力量。

戎昱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