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 rì cháo huí zhōng yè shū qíng , jì nán gōng èr gù rén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
wàn jǐ líng shuāng bù sēn sēn ruì qì jiān |
万戟凌霜布 森森瑞气间 |
chuí yī dāng xiǎo rì shàng shòu duì nán shān |
垂衣当晓日 上寿对南山 |
jì jì yán duō shì xiān xiān wǔ bǎi mán |
济济延多士 跹跹舞百蛮 |
xiǎo chén wú shì jiàn kōng kuì bàn míng huán |
小臣无事谏 空愧伴鸣环 |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古诗词释义:
卢纶的这首诗《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深沉而富有情感,通过一系列的景象和比喻,描绘了元日早晨宫廷朝会的庄严场景,以及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下面逐段解释:
1. **万戟凌霜布, 森森瑞气间**
这两句描绘了元日早晨宫殿前的场景。"万戟凌霜布"意味着数以万计的兵器(戟)在晨霜的照耀下排列整齐,展现出军队的威武。"森森瑞气间"则暗示了庄严的氛围中弥漫着祥瑞之气,预示着新年吉祥如意。
2. **垂衣当晓日, 上寿对南山**
"垂衣"通常指皇帝的服饰,此处用来象征皇权。"当晓日"描述了皇帝穿着象征权力的衣物站在朝阳下,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皇权的光辉照耀。"上寿对南山"则是对皇帝寿命长、江山稳固的祝福,"南山"常被用作长寿和稳固的象征。
3. **济济延多士, 踦跹舞百蛮**
这两句描绘了朝会的盛况。"济济"形容人群众多、秩序井然,"多士"指众多的官员和学者,表明了朝会的规模和声势。"蹈跹舞百蛮"可能是在描述宴会中的舞蹈表演,"百蛮"指的是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们,以此表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多元文化共存。
4. **小臣无事谏, 空愧伴鸣环**
"小臣"自谦之词,表明诗人虽为朝臣,但无事可谏,心中深感遗憾。"鸣环"可能是宫廷中常用的一种装饰,象征着权力和荣华。诗人以这句表达了虽然身在朝堂,但无法直接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遗憾和自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朝会的盛景,寄托了诗人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通过描述皇帝的仪式和国家的盛大庆典,表达了对权力的敬畏,以及对自身职责的深刻反思。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古诗词赏析: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所作,通过对元日早朝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南宫二故人的思念,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政治与情感交融的画面。
首先,诗歌前四句“万戟凌霜布, 森森瑞气间, 垂衣当晓日, 上寿对南山”描绘了一幅壮观而庄严的朝会景象。万戟布满,瑞气环绕,代表了朝廷的威严与神圣。皇帝穿着朝服,在晓日初升之时朝见神山(南山),既有对天道的敬畏,也表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这里的景象不仅描绘了政治上的权威与秩序,也暗含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
接着,诗人用“济济延多士, 蹐跹舞百蛮”描绘了朝堂之上的盛大场面。济济一堂,众多的官员和士人汇聚一堂,象征了政治体系的完备与国家的团结。同时,“百蛮”代表了各地的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处,展现了国家的统一与繁荣。
后四句“小臣无事谏, 空愧伴鸣环”则流露出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作为小臣(诗人自指),在这样的庄严场合,可能难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只能暗自思念曾经共事、共度朝夕的故人,用“鸣环”比喻,寓意内心的遗憾与怀念。这样的表达既展现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政治环境中的某些无奈与局限。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唐朝政治的辉煌与礼乐的庄重,还通过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人情的温暖与个体的渺小。通过对元日朝会的描绘,以及对故人的思念,卢纶成功地构建了一幅既宏大的历史画卷,又充满了个人情感色彩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