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yǒng yáng cuī míng fǔ
送永阳崔明府
dài shòu bié xiāng qīn dōng wèi qiān lǐ rén |
带绶别乡亲 东为千里人 |
sú é wéi jìng jì dì gǔ bù liú chūn |
俗讹唯竞祭 地古不留春 |
yě shù yún cáng huǒ jūn chéng shù yōng chén |
野戍云藏火 军城树拥尘 |
shào nián hé suǒ zhòng cái zi yòu qīng pín |
少年何所重 才子又清贫 |
《送永阳崔明府》古诗词释义:
《送永阳崔明府》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送别诗。此诗描绘了送别官员崔明府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崔明府即将远行的感慨与担忧。下面逐句解释诗的含义:
1. **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
- **带绶**:指佩戴有官阶标志的带子,这里用以指官服。
- **别乡亲**:离开家乡的亲人。
- **东为千里人**:向东的旅程意味着崔明府将远离家乡,距离家乡有千里之遥。
- **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这句话反映了崔明府所去之地风俗习惯的与众不同,人们只注重祭祀活动,忽略了春天的美好。"俗讹"意味着风俗习俗的异常,"唯竞祭"表示只重视祭祀,而"地古不留春"则强调了这个地方传统且古朴,春天的景象并不被特别重视。
2. **野戍云藏火,军城树拥尘**:
- **野戍云藏火**:野外的戍堡或哨所中,炊烟或烽火被云遮掩,暗示着这个地方的偏远与隐秘。
- **军城树拥尘**:军城中的树木围绕着尘土,可能象征着军事驻地的荒凉或战斗过后的痕迹。
3. **少年何所重,才子又清贫**:
- **少年何所重**:这里的"少年"可能是指年轻官员,"何所重"意为他们在意或重视什么。诗句表达了对崔明府年轻且才华横溢却可能面临清贫生活困境的同情与担忧。
- **才子又清贫**:才子通常指有才华的人,但在此又加上"又清贫",强调了即使才华横溢,也可能在仕途或生活中遭遇贫困,这是对崔明府未来生活的隐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崔明府即将前往的遥远之地的风俗、环境以及对其个人生活状况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感慨与关切。
《送永阳崔明府》古诗词赏析:
《送永阳崔明府》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对即将前往永阳赴任的崔明府的行前场景和将要面对的环境描绘,既展现了对朋友远行的深切关怀,也蕴含了对崔明府即将面对挑战的勉励与期待。全诗情感深沉,语言朴实,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物性格的精准刻画。
首联“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开篇点题,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崔明府即将离别家乡、踏上远行的场景。带绶象征着官职,而“千里人”则暗示崔明府将远赴他乡任职。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崔明府即将开始新生活的期待和对离开家乡、亲人的不舍。
颔联“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描绘了崔明府即将前往的地方的风土人情。这里的“俗讹”指当地风俗习惯的复杂与多样,“唯竞祭”暗示地方文化中对祭祀活动的重视,而“地古不留春”则可能是对当地环境特点的一种隐喻,或者表达了对这个地方因历史久远而可能缺乏生机与活力的一种感慨。
颈联“野戍云藏火,军城树拥尘”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永阳地区的环境氛围。这里既有关于边防军事设施的描述——“野戍”,也有对城市景象的描绘——“军城”,云藏火、树拥尘的画面,既有壮阔之感,也隐含着某种紧张与不安。
尾联“少年何所重,才子又清贫”则是对崔明府个人形象的刻画。这里“少年”和“才子”既是对崔明府的称谓,也隐含了对他年轻有为、才华出众的肯定。同时,“何所重”和“又清贫”则表达了对崔明府在社会价值和物质条件双重压力下如何坚持自我、追求理想的一种担忧和勉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文化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具有深厚人文关怀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