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diàn ( yī zuò wáng jiàn shī )
山店(一作王建诗)
yù hú bīng shǐ jié xún lì zhèng chū chéng |
玉壶冰始结 循吏政初成 |
jì yǒu xū xīn jiàn hái rú zhào dǎn qīng |
既有虚心鉴 还如照胆清 |
yáo chí cán dòng chè jīn jìng ràng chéng míng |
瑶池惭洞澈 金镜让澄明 |
qì ruò cháo shuāng dòng xíng suí yè yuè yíng |
气若朝霜动 形随夜月盈 |
lín rén néng bù bì dài wù běn wú qíng |
临人能不蔽 待物本无情 |
qiè duì yuán guāng lǐ yán chī zì cǐ chéng |
怯对圆光里 妍蚩自此呈 |
《山店(一作王建诗)》古诗词释义:
卢纶的这首诗《山店》是一首以山水自然为背景,赞美官员政绩的诗作,通过对山间小店及周围环境的描绘,象征了官员廉洁公正的品质。以下是对诗的逐段解释:
1. **玉壶冰始结**:这里比喻官员的内心如玉石壶中的冰,清澈透明,寓意其道德品质纯洁如冰,刚正不阿。
2. **循吏政初成**:描述的是官员刚上任不久,就初步建立了良好的政绩,体现了其治理能力与政绩的初步成效。
3. **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官员内心的谦虚和公正无私,就像镜子一样,无论是自己的行为还是别人的善恶,都能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4. **瑶池惭洞澈,金镜让澄明**:这里通过瑶池和金镜的隐喻,赞美官员的政绩如同清澈见底的瑶池和明镜一样,不仅让官员本人感到羞愧(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极高),也让外界承认其政绩的清晰与公正。
5. **气若朝霜动,形随夜月盈**: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官员的廉洁之气如同清晨霜露般清新,而其为官之形则如同夜晚月光般明亮,让人感受到其道德品质的高洁与为政的光明磊落。
6. **临人能不蔽,待物本无情**:强调官员在面对民众时能公正无私,不会有所偏袒,对待事务保持客观,展现了其公正无私的领导风格。
7. **怯对圆光里,妍蚩自此呈**:最后两句寓意官员的公正无私能让人们在明镜般的道德照耀下,真实展现其善良(妍)或邪恶(蚩)的本性,鼓励人们以道德标准自我反省,追求高尚人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官员公正廉洁、为民谋福政绩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山店(一作王建诗)》古诗词赏析:
卢纶的这首《山店》,乍看标题“山店”似乎与主要内容相脱离,实则是借“山店”这个场景来比喻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对仗,表达了作者对官员政绩的赞誉,同时也蕴含了对官员廉洁、公正品格的推崇。
首联“玉壶冰始结,循吏政初成”,以“玉壶冰”比喻官员的廉洁清正,冰在寒冷的季节开始凝结,象征官员在治理地方之初就展现出廉洁的品行,就像“玉壶”和“冰”一样透明无瑕。此联既赞美了官员的廉洁,也隐含了对官员从政之初,就能如初冬的冰雪一样,展现出清白的政绩。
颔联“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进一步强调了官员的公正和透明,就像明镜一样,能够清晰地映照出事物的本来面貌,无论是暗处的瑕疵还是光明的品质,都能被公正地反映出来。这里,“虚心鉴”指的是官员在处理政务时,能够保持谦虚的心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犹如明镜照见人心。
颈联“瑶池惭洞澈,金镜让澄明”,通过瑶池与金镜的比喻,再次强调了官员政绩的透明和清正。瑶池是神话中的仙境,此处指官员政绩如同仙境一样,洞澈清朗,让人心生敬仰;金镜则是比喻官员政绩如同金色的明镜一般,光明而清澈,让所有事物在其中都能得到公平的审视和评价。
尾联“气若朝霜动,形随夜月盈,临人能不蔽,待物本无情”,描绘了官员的品行与政绩如同清晨的霜冻和夜晚的月光一样,清新、纯净,没有遮掩,没有偏私。这种无私的品质,使得官员面对他人时,能够做到公正无私,对待万物则保持着一份超然的客观,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偏见。
最后,“怯对圆光里,妍蚩自此呈”,通过“怯对”和“妍蚩”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官员在面对公正评判时的勇敢和坚定,如同面对圆明的光辉,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都能在光明之下展现真我,这是对官员在政治舞台上的坦荡人格和公正评判能力的高度赞扬。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官员品格的深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清正官员的高度赞美,充满了对社会公正、廉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