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 guān shān
度关山
lù shī yuè cāng cāng guān tóu yú yè huáng |
露湿月苍苍 关头榆叶黄 |
huí lún zhào hǎi yuǎn fēn cǎi shàng lóu zhǎng |
回轮照海远 分彩上楼长 |
shuǐ dòng pín yí mù bīng pí shù wàng xiāng |
水冻频移幕 兵疲数望乡 |
zhǐ yīng chéng yǐng wài wàn lǐ gòng hú shuāng |
只应城影外 万里共胡霜 |
《度关山》古诗词释义:
《度关山》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下面逐段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1.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早晨的露水沾湿了月亮,显得格外清冷。关隘的顶端,榆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金黄色,预示着秋天的来临。
2. **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月亮像是一个轮回,照亮着遥远的海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色彩斑斓的景象映照在高楼之上,使得高楼也变得更加美丽。
3.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河水在寒冷的天气下结冰,需要频繁地移动帐篷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士兵们因为长期的戍边生活而感到疲惫,他们时常思念家乡。
4. **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这句诗意味着士兵们只能在城外的影子中感到遥远的故乡与自己所处之地的相似之处,虽然身处万里之外,却共同面对着胡地的严霜。
整首诗通过描述边关的自然景象和戍边士兵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边塞军人远离家乡、戍守边疆的艰辛生活的同情和赞美。同时,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深远的意境,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度关山》古诗词赏析:
《度关山》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李端所作,通过描述在关山行军的场景,勾勒出一幅边塞景象的凄凉与战士思乡之情的深刻画面。以下是逐句赏析:
1.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 开篇描绘了一幅秋夜行军的景象,露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冷,苍茫的月色中,关隘上榆树叶已泛黄,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悲凉的色调。这里的“关山”暗示了边疆之地,引出了诗中关于行军的场景。
2. **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 “回轮”暗示月亮的循环与变化,这里的“回轮”既指月亮的周而复始,也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循环。通过“照海远”表现了月光照亮了遥远的海面,强化了孤独与广阔的感觉。而“分彩上楼长”则通过描绘士兵们在高楼上映着月色的光辉,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于家乡的思念。
3.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 -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行军的艰辛和士兵们的疲惫。水面上的冰冻让他们频繁地调整帐篷的位置,既展示了自然环境的严峻,也反映了行军的困难。而“兵疲数望乡”则直接表达了战士们思乡的情感,虽然身处异域,但他们的心依然牵挂着家乡。
4. **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 - 最后两句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只应”二字,表达了一种坚定但又无奈的情感,意思是战士们只能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共同面对艰苦的环境,承受着“胡霜”的严酷。这里“万里共胡霜”不仅指空间上的距离,也象征着共处困境、共受命运的坚韧精神。
综上所述,这首《度关山》通过精妙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与凄凉,也深刻地表达了士兵们的思乡之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