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zhōu xuǎn méng xiàng gōng shǎng pàn xuě hòu chéng shàng
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
cháo wèi gēng zhòng rén mù zuò dāo qiāng guǐ |
朝为耕种人 暮作刀枪鬼 |
xiāng kàn fù zǐ xuè gòng rǎn chéng háo shuǐ |
相看父子血 共染城壕水 |
juǎn èr bǎi jiǔ shí sì |
卷二百九十四 |
《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古诗词释义:
司空曙的这首诗《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尤其是战争对平民百姓生活的破坏和对家庭的分离与伤害。以下是逐段解释:
### 朝为耕种人,暮作刀枪鬼,
这段诗句意在描述战争的突然性和无情。在和平的日子里,人们以耕种为生,是社会的建设者。然而,战争的爆发让这种平静的生活转瞬即逝,人们不得不从农民变为战场上作战的士兵,如同从耕种者变为手持刀枪的战士。
### 相看父子血,共染城壕水,
这里的“父子血”象征着家庭的破裂和战争给家庭带来的悲剧。这不仅仅是个体的牺牲,而是家庭完整性的破碎。战争使得父子甚至亲人之间都可能成为对手,他们的血和泪水交织在一起,成为战争残酷景象的一部分,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对亲情的无情破坏。
### 卷二百九十四
这句“卷二百九十四”通常是指诗句所处的书籍或诗集的卷数。在古代诗词中,诗集往往按照一定主题或体裁分为不同的卷,每一卷中包含多首诗。这里的“卷二百九十四”并不是诗句本身的内容,而是对诗集排列和目录的指示。
综上所述,司空曙的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诗句,表达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家庭和人性的深刻影响和破坏,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古诗词赏析: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司空曙的《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一诗,它反映了战乱年代人民的苦难和残酷的现实。具体分析,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赏析:
1.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悲愤之情。通过对普通农民和他们的家庭在战乱中的遭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2. **形象化表达**:诗句“朝为耕种人,暮作刀枪鬼”使用鲜明的对比,清晨还是普通的农夫,夜晚却成了战场上用刀枪的战士,形象地描绘了战乱中人们角色的迅速转变和生活状态的突变,强烈地表现出战乱对个体命运的颠覆。
3. **家庭悲剧**:“相看父子血,共染城壕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家庭成员因战争而分离,甚至面临生死的威胁,体现了战争对家庭的破坏。这里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还表达了对家庭破碎、亲情悲剧的深切哀叹。
4. **社会批判**:诗中的描述不仅仅是对战争中个体命运的哀叹,还蕴含了对战争本身的批判。通过对普通百姓遭遇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破坏社会和谐、带来无尽苦难的深刻批判。
5. **艺术效果**:此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强烈地触动人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强烈的对比,创造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战乱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其深沉的情感表达、形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唐代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