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ǔ lín xíng

羽林行

作者:王建 
shàng yáng gōng dào péng lái diàn     xíng gōng yán yán yáo xiāng jiàn
上阳宫到蓬莱殿   行宫岩岩遥相见
xiàng qián tiān zi xíng xìng duō     mǎ tí chē zhé shān chuān biàn
向前天子行幸多   马蹄车辙山川遍
dāng shí zhōu xiàn měi nián xiū     jiē liú nèi rén kàn yù àn
当时州县每年修   皆留内人看玉案
jìn bīng duó de míng táng hòu     zhǎng bì táo yuán yǔ qǐ xiù
禁兵夺得明堂后   长闭桃源与绮绣
kāi yuán gē wǔ gǔ cǎo tóu     liáng zhōu lè rén shì xián jiù
开元歌舞古草头   梁州乐人世嫌旧
guān jiā fá rén zuò gōng hù     bù ní gōng qiáng zhuó gōng shù
官家乏人作宫户   不泥宫墙斫宫树
liǎng biān zhàng wū bàn bēng cuī     yè huǒ rù lín shāo diàn zhù
两边仗屋半崩摧   夜火入林烧殿柱
xiū fēng zhōng yuè liù shí nián     xíng gōng bú jiàn rén yǎn chuān
休封中岳六十年   行宫不见人眼穿

《羽林行》古诗词释义:

这首《羽林行》是中国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描述了唐朝时期宫廷与军事活动的一系列场景,反映了宫廷奢侈、权力斗争及历史变迁。全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段落来解释其意思:

### 第一、二句:“上阳宫到蓬莱殿, 行宫岩岩遥相见”

这两句描绘了从上阳宫到蓬莱殿的路上,沿途的行宫在山岩间遥相可见。上阳宫和蓬莱殿都是唐代皇宫的一部分,这里形象地展示了宫廷建筑的宏大规模和布局之广。

### 第三、四句:“向前天子行幸多, 马蹄车辙山川遍”

这两句说明过去的天子经常行幸于此,留下马蹄与车辙的痕迹遍布山川。这反映了历代天子对这些行宫的频繁使用,以及这些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

### 第五、六句:“当时州县每年修, 皆留内人看玉案, 禁兵夺得明堂后, 长闭桃源与绮绣”

这里描述了宫廷内部的运作和权力结构。在当时,州县每年负责修缮行宫,保留供内臣观看的珍贵物品。然而,禁军在夺取明堂(可能指的是重要的祭坛或宫殿)之后,封闭了某些地点,如桃源与绮绣,暗示权力的转移和对某些区域的控制加强。

### 第七、八句:“开元歌舞古草头, 梁州乐人世嫌旧”

这两句提到唐朝开元盛世的歌舞与音乐,与时间的流逝形成了对比。开元盛世后,乐人(音乐家)和艺术形式可能被时代淘汰或被视为过时,反映出社会和艺术的变迁。

### 第九、十句:“官家乏人作宫户, 不泥宫墙斫宫树, 两边仗屋半崩摧, 夜火入林烧殿柱”

这几句描述了宫廷人力和物资的匮乏,导致宫殿维护不周。宫殿的墙壁未被重新涂抹(不泥宫墙),树木被砍伐(斫宫树),一边的建筑损坏严重(两边仗屋半崩摧)。夜晚,大火可能蔓延至林中和宫殿的柱子上,暗示了宫殿的衰败和危机。

### 最后两句:“休封中岳六十年, 行宫不见人眼穿”

这两句总结了宫廷的衰落和废弃。封禅中岳(可能指祭祀天地的大典)停止了六十年,行宫失去了往日的繁荣,连人都看不见了,表达了作者对宫廷衰败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绘了唐代宫廷的兴衰历程,反映了权力更迭、社会变迁以及宫廷生活与艺术的动态变化。

《羽林行》古诗词赏析:

《羽林行》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行宫的描绘和历史变迁的叙述,展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变迁、权力更迭的残酷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以下是对此诗的赏析:

### 主题与背景

《羽林行》描绘了唐朝中晚期的行宫变迁,尤其是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诗中提到的上阳宫、蓬莱殿等,是古代皇室出行时的临时居所,象征着权力的流动与炫耀。通过对这些行宫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权力更迭的残酷性。

### 诗文结构与意象

1. **上阳宫到蓬莱殿**:这两句点出了行宫的地理位置,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暗示了皇帝的频繁巡游和行宫的广泛分布。

2. **向前天子行幸多,马蹄车辙山川遍**:这两句描绘了古代皇帝巡游时的壮观场面,马蹄声和车辙遍布山川,展现出皇权的威严和国家的富强。

3. **当时州县每年修,皆留内人看玉案**:这里描述了行宫的日常维护和使用的场景,凸显了内廷的奢侈生活,也暗示了国家对行宫建设的投入。

4. **禁兵夺得明堂后,长闭桃源与绮绣**:这两句描述了行宫衰败的景象,禁兵成为新的主人,行宫封闭,暗示了权力的更迭和行宫的废弃。

5. **开元歌舞古草头,梁州乐人世嫌旧**:这一部分通过对比开元盛世的歌舞与今日的衰败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传统艺术与文化的失落。

6. **官家乏人作宫户,不泥宫墙斫宫树**:这两句反映了行宫维护和管理的困难,缺乏人力,导致宫殿的维护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7. **两边仗屋半崩摧,夜火入林烧殿柱**:描绘了行宫在衰败中逐渐崩溃和破坏的景象,夜火焚烧宫殿,象征着混乱和毁灭。

8. **休封中岳六十年,行宫不见人眼穿**: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行宫废弃的惋惜,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休封中岳代表着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而行宫的废弃与人眼穿则反映了对繁华过往的怀念。

### 总结

《羽林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历史变迁的叙述,展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反映了权力更迭的残酷性、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反思。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变迁对个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学价值。

王建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