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 ān zǎo chūn
长安早春
bǎi guān cháo xià wǔ mén xī chén qǐ chūn fēng guò yù dī |
百官朝下五门西 尘起春风过玉堤 |
huáng pà gài ān chéng le mǎ hóng luó xì xiàng dòu huí jī |
黄帕盖鞍呈了马 红罗系项斗回鸡 |
guǎn sōng zhī zhòng qiáng tóu chū yù liǔ tiáo zhǎng shuǐ miàn qí |
馆松枝重墙头出 御柳条长水面齐 |
wéi yǒu jiào fāng nán cǎo lǜ gǔ tái yīn dì lěng qī qī |
唯有教坊南草绿 古苔阴地冷凄凄 |
《长安早春》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长安早春》描绘了唐朝长安早春时节的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长安早春特有的风光和人活动。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1. **百官朝下五门西, 尘起春风过玉堤**
- 这句描绘了百官早晨前往朝廷时的情景。他们从皇宫的五个城门之一出发,向西行进,春风拂过装饰着玉的堤岸,引起了尘土飞扬。
2. **黄帕盖鞍呈了马, 红罗系项斗回鸡**
- 这两句描述了宫廷中的场景。皇宫中,御马被黄布覆盖,显示出马匹的华贵,它们被准备用于各种仪式。同时,斗鸡比赛也在进行,参赛的鸡被用红色的布条绑在颈部,以便于识别。
3. **馆松枝重墙头出, 御柳条长水面齐**
- 这句通过对比馆内和宫廷外的景象。馆内的松树枝头冒出新绿,显示出春天的生机。而宫廷外,柳树的枝条在水面轻轻触碰,共同描绘了一幅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4. **唯有教坊南草绿, 古苔阴地冷凄凄**
- 最后两句则突出了春天中的冷寂和对比。教坊(音乐舞蹈机构)的南方,草色已绿,展现了春天的活力。然而,远处或隐蔽处的古苔覆盖之地,则显得冷清而凄凉,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长安早春的动态美和静态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长安早春》古诗词赏析:
《长安早春》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首都长安在早春时节的景象,展示了皇家与宫廷生活的细腻与庄重,同时也捕捉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与自然景物的美妙。让我们逐句赏析:
首句“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描绘了百官在春季来临之际,从皇宫五门西方向离去的情景。"尘起"象征着官吏们离开时的秩序与庄重,"春风过玉堤"则暗示着春天的气息在皇宫与城市间轻拂而过,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两句则具体描述了皇宫中马匹与鸡群的场景。"黄帕盖鞍"不仅表明了皇家马匹的豪华与讲究,也暗示了皇家对动物的关爱与细致照顾。“红罗系项”描绘了鸡群的装扮,鸡头系着红色的罗巾,这是为了祭祀或庆典所准备的仪式化装扮,体现了皇家生活中的精致与仪式感。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描绘了皇家花园中松树与柳树的生长情况。"馆松"可能指的是宫殿旁的松树,"重墙头出"生动地展现了松树挺拔的姿态;“御柳”则是指皇家园囿中的柳树,"长水面齐"展现了柳条与水面齐平的美景,寓意着皇宫的壮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则是对整幅画面的一抹对比,展示了教坊(可能是皇家音乐与舞蹈学院)南面的一片绿草地与周围苔藓覆盖、略显荒凉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使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美感。
综上所述,王建的《长安早春》不仅描绘了皇家生活的繁荣与精致,也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历史的沧桑,是一首兼具艺术与历史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