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ǐ chǔ shì gù jū

李处士故居

作者:王建 
shàng yáng huā mù bù céng qiū     luò shuǐ chuān gōng chǔ chù liú
上阳花木不曾秋   洛水穿宫处处流
huà gé hóng lóu gōng nǚ xiào     yù xiāo jīn guǎn lù rén chóu
画阁红楼宫女笑   玉箫金管路人愁
màn chéng rù jiàn chéng huā fā     yù niǎn dēng shān guì yè chóu
幔城入涧橙花发   玉辇登山桂叶稠
céng dú liè xiān wáng mǔ chuán     jiǔ tiān wèi shèng cǐ zhōng yóu
曾读列仙王母传   九天未胜此中游

《李处士故居》古诗词释义:

《李处士故居》这首诗,王建通过丰富细腻的意象描绘,勾勒出李处士故居的景象与历史遗迹,以及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氛围。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

这首开头四句描述了李处士故居所在的环境和氛围。上阳,是唐代都城洛阳的一处地名,这里描述的景致展现了历史的遗迹和自然的和谐共存。"花木不曾秋"意为树木花草一年四季常青,没有秋天的凋零景象,暗示着这个地方的生机与永恒。"洛水穿宫处处流"描绘了洛水穿过宫殿,给整个环境带来生动活泼的动态美。接下来的两句"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则运用对比手法,宫女的欢笑与路人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隐喻了美好与悲哀、繁华与落寞的交织。

**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故居的环境。"幔城入涧"可能指的是宫殿或城墙的阴影投射到了山谷中,橙花盛开,增添了春日的生机。"玉辇登山"描述了过去的王宫车辆在山路上穿行,桂叶的稠密暗示了这座山的古老与茂密。整体上,这两句将故居置于自然环境中,强化了其历史与自然融合的特色。

**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

最后一部分诗通过转而思考仙人和天界,表达了对李处士故居的特别感受。"曾读列仙王母传"表明诗人对古代传说和神话有所了解,这里可能是在借神话来表达对李处士故居超越凡尘、充满神秘气息的印象。"九天未胜此中游"则是说即使到了九天之上,也无法超越或忘怀在故居中所体验的超凡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刻记忆和敬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李处士故居的历史风貌、自然美景以及一种超越世俗的超凡体验,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赞美和怀念。

《李处士故居》古诗词赏析:

王建的《李处士故居》是一首描绘昔日繁华与如今荒凉对比的诗歌,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表达,构建了一幅幅历史变迁的生动画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上阳花木不曾秋**:开篇以“上阳花木不曾秋”点明环境特征,暗示出这里的花木不随季节变迁,暗示着历史的长存与不朽,也为后续的景象营造了背景。

2. **洛水穿宫处处流**:洛水穿过宫殿,蜿蜒流淌,展现了一种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景,同时“处处流”也暗示着空间的广阔和历史的深远。

3. **画阁红楼宫女笑**:描绘了昔日宫殿中的繁华景象,画阁、红楼象征着豪华与精致,宫女的笑声则充满了生活的欢愉,形成了对过去繁荣的生动刻画。

4. **玉箫金管路人愁**:玉箫与金管的出现,进一步渲染了昔日的富贵与艺术气息,而“路人愁”则与前文的欢愉形成对比,暗含着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悲凉感。

5. **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进一步展示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橙花与桂叶的盛开,虽然生机勃勃,却与昔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

6. **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这两句通过引用“王母传”的故事,将李处士故居的历史与神话结合,暗示此处曾是神仙游历之处,高度评价了其过去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通过对李处士故居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王建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以及深沉的情感,构建了一幅历史长河中的美丽画卷,让读者在欣赏诗歌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深的历史厚重感。

王建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