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 jiā shí bā pāi 。 dì shí sān pāi
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
pò píng luò jǐng kōng yǒng shěn gù xiāng wàng duàn wú guī xīn |
破瓶落井空永沈 故乡望断无归心 |
níng zhī yuǎn shǐ wèn xìng míng hàn yǔ líng líng chuán hǎo yīn |
宁知远使问姓名 汉语泠泠传好音 |
mèng hún jǐ dù dào xiāng guó jué hòu fān chéng āi yuàn shēn |
梦魂几度到乡国 觉后翻成哀怨深 |
rú jīn guǒ shì mèng zhōng shì xǐ guò bēi lái qíng bù rèn |
如今果是梦中事 喜过悲来情不任 |
《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商的《胡笳十八拍》系列作品中的第十三拍,作为一组连贯的诗歌,每一拍都是对一种情感或经历的深入描绘,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某些情境的独特感知。下面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破瓶落井空永沈, 故乡望断无归心,**
-"破瓶落井空永沈" 比喻诗人的某种经历或心境的沉沦,仿佛一个破损的器皿坠入深井,无法再回归原来的形态。"故乡望断无归心" 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与无法返回的痛苦心情。
**宁知远使问姓名, 汉语泠泠传好音,**
-"宁知远使问姓名" 意味着有人(可能是使者或信使)从远方而来,询问诗人的姓名,或许带来了某种消息或希望。
-"汉语泠泠传好音" 描述了使者用汉语(或许在诗人的故乡语言中,汉语在这里象征着熟悉的、亲切的语言)传达了令人欣慰的消息,这成为诗人心中的一缕希望之光。
**梦魂几度到乡国, 觉后翻成哀怨深,**
-"梦魂几度到乡国" 意指诗人在梦中多次回到故乡,享受着精神上的回归与慰藉。
-"觉后翻成哀怨深" 描述梦醒后的失落与哀伤,意识到梦境虽美好,但现实与之相去甚远,失落感加深。
**如今果是梦中事, 喜过悲来情不任,**
-"如今果是梦中事" 意味着诗人现在意识到,刚刚经历的那些场景,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像是梦境一般。
-"喜过悲来情不任" 表达了情绪的复杂转换,从梦中的喜悦到梦醒后的悲伤,诗人的内心情感难以承受这样的起伏,这可能是对生命无常、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的一种深刻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对外部世界的遭遇以及内心情感复杂变化的细腻感受。
《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古诗词赏析:
《胡笳十八拍》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叙事长诗,由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女诗人蔡琰创作。刘商的《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虽然以蔡琰的《胡笳十八拍》为底本,但实际上是刘商的个人创作,用来表达其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
在第十三拍中,作者描绘了主人公蔡琰(即自己)经历的复杂情感和心理变化。诗句中的“破瓶落井空永沈”形象地描绘了蔡琰身处异域、孤立无援的状态,犹如“破瓶落井”,深陷孤独与绝望之中,无处可寻归途。“故乡望断无归心”,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和无法返回的痛苦心情,体现了深沉的乡愁与离愁别绪。
接下来的“宁知远使问姓名,汉语泠泠传好音”,是说在孤独的异国他乡,突然传来了一声熟悉的汉语,带来了远方的问候,就像是寒冷冬夜中的一丝暖阳,让主人公感到一丝希望和安慰。这种对于家乡语言的强烈认同感,以及在异国他乡遇到家乡人时的惊喜与温暖,都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
“梦魂几度到乡国,觉后翻成哀怨深”,描述了主人公在梦中多次回到故乡的景象,但在醒来后,却发现一切只是梦,内心的哀怨更加深重。这一句体现了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以及对故乡无尽的思念和现实无法实现的痛苦。
最后一句“如今果是梦中事,喜过悲来情不任”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主线。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思乡之梦与现实之悲后,主人公意识到这一切不过是梦中的幻象。梦中的短暂喜悦与梦醒后的无尽悲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深刻感慨。
综上所述,刘商的《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通过对蔡琰复杂情感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也表达了对和平与团聚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思考。通过富有情感张力的诗句,作品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