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ù
句
xiào yǔ huān jīn xī yān xiá chuàng xī yóu |
笑语欢今夕 烟霞怆昔游 |
qīng léi hái duì yuè chí mù gèng féng qiū |
清羸还对月 迟暮更逢秋 |
shèng lǐ fāng zì dé fú míng bù zài qiú |
胜理方自得 浮名不在求 |
zhōng dāng zhì chū fú xiāng yǔ wò lín qiū |
终当制初服 相与卧林丘 |
《句》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题为《句》,作者是唐代诗人权德舆。下面是对这首诗各句意思的逐段解释:
1. **笑语欢今夕, 烟霞怆昔游**:
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当下的欢乐氛围与回忆中曾经游历的美好时光之间的对比感受。"笑语欢今夕"描述的是当前的欢乐情景,人们聚在一起,欢声笑语,气氛轻松愉快。"烟霞怆昔游"则是对过去游历时光的怀念,那些经历的景色或旅程在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回想起来,既有欢乐也有淡淡的感伤。
2. **清羸还对月, 迟暮更逢秋**:
"清羸"在这里可能是形容体弱或者岁月的痕迹,诗人面对月亮,无论是月圆还是月缺,都在记录着时光的流转。"迟暮更逢秋"指的是随着年岁的增长,秋天的季节带来了更多的成熟与收获,同时也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暗示着时光的珍贵和岁月的不可逆。
3. **胜理方自得, 浮名不在求**: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理解和态度。"胜理方自得"意味着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中的真谛或意义,无需再追求表面的成就或荣誉。"浮名不在求"则是强调了对虚名、浮华的不在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4. **终当制初服, 相与卧林丘**:
"终当制初服"表示诗人最终会回到简单、原始的生活状态,这可能象征着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或对归隐田园的憧憬。"相与卧林丘"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一起隐居于山林之间,享受宁静自然生活的情景。整句话暗示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当下与过往、欢乐与感伤、追求与放下、繁华与宁静等多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句》古诗词赏析:
权德舆的这首诗,无论是从其字面含义还是深层意境来看,都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思与自然美的追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 1. 开篇情感对比
诗的首句“笑语欢今夕,烟霞怆昔游”,通过“笑语欢”与“烟霞怆”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变迁。今夕的欢愉与昔游的悲伤交织在一起,引起读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情感更加深刻,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2. 人物状态描写
接着的“清羸还对月,迟暮更逢秋”两句,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中的场景:虽身体虚弱(“清羸”),却仍对着月亮欣赏美景,面对秋季的到来,仍然表现出一种豁达和从容的态度。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态度的坚守,即便在身体与年龄的限制下,依然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 3. 精神追求的阐述
“胜理方自得,浮名不在求”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坚定态度。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真正的智慧和快乐(“胜理”)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真理的追求,而非外在的虚名与地位。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是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4. 结尾的志向表达
最后两句“终当制初服,相与卧林丘”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回归自然、与世无争的心愿。这不仅是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更是对自然和谐、简朴生活的推崇,体现了诗人对内心自由和平静生活的追求。
综上所述,权德舆的这首诗,通过对比、描写和抒情,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变化,更深入探讨了人生价值、自然与内心自由的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