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lǐ èr shí bā yè cì xiāng chéng ( lǐ zhèng fēng yě )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
wèi wén wú chū xiāng rú yòu móu shuài nán jū qiè hú xiān |
为文无出相如右 谋帅难居郄縠先 |
guī qù xuě xiāo qín wěi dòng xī lái jīng pèi fú qíng tiān |
归去雪销溱洧动 西来旌旆拂晴天 |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古诗词释义:
韩愈的这首诗名为《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结合了对李二十八(即李正封)的赞誉以及对襄城夜景的描绘。以下逐句解释:
1. **为文无出相如右, 谋帅难居郄縠先,** 这两句是诗人对李正封才华的赞美。"相如"指的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右"字有高出、超过之意。"谋帅"指的是策划军事要员,"郄縠"则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以其军事才能著称。韩愈在这里说,李正封的文才已超过司马相如,军事策划的才能也难以在郄縠面前退后,表达了对其才能的高度肯定。
2. **归去雪销溱洧动,** 这一句描绘了李正封即将离开时,雪化水动的情景。"溱洧"是中国古代诗集《诗经·郑风》中提到的两条河流,这里象征着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雪销"意味着雪融,"溱洧动"则暗示春天到来,河流开始活跃。整体表达了李正封离别之际,自然界的春意随之展现,寓意着美好的事物即将发生。
3. **西来旌旆拂晴天,**"旌旆"指的是旗帜,"拂晴天"则是说这些旗帜在晴朗的天空中飘扬。"西来"则暗示李正封是从西方方向而来。这一句通过描绘旗帜在晴朗天空中飘扬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李正封的到来和离去,以及他在旅程中的英勇姿态和壮观场面。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李正封个人才能的赞誉和对襄城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李正封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通过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李正封离别与到访的感慨。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古诗词赏析:
韩愈的这首诗《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应酬性质的诗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李二十八(即李正封)才能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流露出对此次相聚之行的美好期待。全诗虽不长,但充满了对友人深挚的敬佩之情和对旅途美景的遐想。我们逐一赏析如下:
1. **开篇即显敬意**:“为文无出相如右,谋帅难居郄縠先”。这里的“相如”指的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而“郄縠”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作者以这样的方式赞扬了李二十八的文采和谋略,认为他的才能在文坛和军事策略上都难有人超越,展现了对李二十八极高评价的谦恭之辞。
2. **对旅程的期待**:“归去雪销溱洧动,西来旌旆拂晴天”。这四句描绘了诗人在旅程中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向往。这里的“溱洧”指的是两条著名的河流,一般用来象征着旅程中的自然风光。通过“雪销”与“溱洧动”,作者巧妙地将季节的变化与旅程的动态相结合,营造出一幅生动、富有想象的画面。而“西来旌旆拂晴天”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氛围,描绘出一行人向着明媚的天空前进的情景,传递出旅途中的自信与乐观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高度的赞誉,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敬重,也寄托了对旅途的向往与期待,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不仅在形式上精炼典雅,在情感表达上亦富有深意,这首诗同样体现了其诗作的风格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