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í chàng gē

辞唱歌

作者:韩愈 
mò cí jiǔ     cǐ huì gù nán tóng
莫辞酒   此会固难同
qǐng kàn nǚ gōng jī shàng bó     bàn zuò jūn rén qí shàng hóng
请看女工机上帛   半作军人旗上红
mò cí jiǔ     shuí wèi jūn wáng zhī zhǎo yá ? chūn léi sān yuè bù zuò xiǎng
莫辞酒   谁为君王之爪牙?春雷三月不作响
zhàn shì qǐ dé lái hái jiā
战士岂得来还家

《辞唱歌》古诗词释义:

韩愈的《辞唱歌》是一首蕴含强烈社会关怀与悲悯情怀的古体诗,通过诗中的对话和比喻,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 1. 莫辞酒,此会固难同

这句诗以劝酒的方式开始,劝慰饮酒的人不要推辞,因为这次相聚很难得,隐含了聚会可能是短暂或不常见的暗示。这可能是在为即将分开或即将发生的事件(如战争)做准备,强调相聚的珍贵性。

### 2. 请看女工机上帛,半作军人旗上红

这句诗通过对比女性的日常劳动与战争的残酷,展现了社会的两极。女性在家中辛勤织布,而这些布匹可能最终成为战士们旗帜上的红色部分,象征着他们参与的战斗和牺牲。这句话通过纺织品的对比,暗示了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微妙联系。

### 3. 莫辞酒,谁为君王之爪牙?

这句诗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对君主权力及其代表者的质疑。劝酒的同时,强调了君主及其下属(“爪牙”)的权力基础,以及这种权力如何与战争和军事行动紧密相连。暗示了对战争决策者及其行为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后果的忧虑。

### 4. 春雷三月不作响,战士岂得来还家

这句诗运用了比喻,春雷象征着战争的响声,三月未响,暗示战争的长期持续,战士不能返回家乡。这句话表达了对长期战争给战士及其家庭带来的痛苦和分离的深切同情,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和战争的残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话和比喻,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韩愈在诗中不仅批判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牺牲,也表达了对君主决策者应负起的责任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辞唱歌》古诗词赏析:

《辞唱歌》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讽刺时政、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佳作。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世称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在这首诗中,韩愈通过唱词和叙述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诗中以“莫辞酒”开头,既是劝人尽欢,也是借酒浇愁。接着,诗人借“女工机上帛,半作军人旗上红”一句,形象地揭示了社会资源的不均等分配,即妇女辛劳织出的布匹,大部分成为了军人旗帜的材料,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军民的苦难。

“莫辞酒,谁为君王之爪牙?”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批判的意味,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质问那些为君王卖命、成为“爪牙”的人们,是否真的愿意或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付出?“春雷三月不作响,战士岂得来还家”则表达了对战争无休止、战士无法归家的无奈和哀伤,反映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强烈反感。

总体来说,《辞唱歌》不仅是韩愈对当时社会不公和战争苦难的深刻反思,也是他以诗言志,通过艺术形式传达政治主张和社会关怀的体现。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体现了韩愈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韩愈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