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yīn zhě chéng xī
知音者诚希
yì bī jiào chàng gē bù jiě kàn yàn cí |
抑逼教唱歌 不解看艳词 |
zuò zhōng bǎ jiǔ rén qǐ yǒu huān lè zī |
坐中把酒人 岂有欢乐姿 |
xìng yǒu líng zhě fù yāo shēn rú liǔ zhī |
幸有伶者妇 腰身如柳枝 |
dàn lìng sòng jūn jiǔ rú zuì rú hān chī |
但令送君酒 如醉如憨痴 |
shēng zì ròu zhōng chū shǐ rén néng wēi suí |
声自肉中出 使人能逶随 |
fù qiǎn qiān lìn zhě zèng jīn bù zhòu méi |
复遣悭吝者 赠金不皱眉 |
qǐ yǒu zhǎng zhí fū hóu zhōng shēng cí cí |
岂有长直夫 喉中声雌雌 |
jūn xīn qǐ wú chǐ jūn qǐ shì nǚ ér |
君心岂无耻 君岂是女儿 |
jūn jiào fā zhí yán dà shēng wú xiū shí |
君教发直言 大声无休时 |
jūn jiào kū gǔ hèn bù kěn fù tūn bēi |
君教哭古恨 不肯复吞悲 |
zhà kě zǔ jūn yì yàn gē nán kě wèi |
乍可阻君意 艳歌难可为 |
《知音者诚希》古诗词释义:
韩愈的这首诗《知音者诚希》以对比的方式探讨了不同群体在欣赏艺术表演时的态度与反应,以及寻求理解、共鸣和赞赏的渴望。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首句“抑逼教唱歌,不解看艳词”提到了一种教导下级或未成年人唱歌的情景,他们可能尚未学会欣赏或理解复杂或性感的歌词内容。
接下来,“坐中把酒人,岂有欢乐姿”描述了在宴席上喝酒的人们,他们可能在社交场合中寻求欢愉,但他们的欢乐姿态或许掩盖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幸有伶者妇,腰身如柳枝”引入了一位美丽的女性伶人,她的腰身柔若柳枝,暗示其身姿优美,富有魅力。
“但令送君酒,如醉如憨痴”指这位伶人在表演时,通过饮酒来保持热情和投入,她的行为表现出一种醉态或痴情,用以感染在场的观众。
“声自肉中出,使人能逶随”说明伶人的声音源自内心深处,有感染力,能让人们跟随其情感起伏。
“复遣悭吝者,赠金不皱眉”则提出了对那些慷慨的观众的赞扬,即他们即使在经济上保守(悭吝者),也能因被表演打动而慷慨解囊(赠金不皱眉)。
“岂有长直夫,喉中声雌雌”描述了一些男性观众,他们可能因害羞或固守传统而不敢表达自己对表演的反应,声音听起来像是女性的。
“君心岂无耻,君岂是女儿”指出了在表演中可能存在的性别角色与社会期望的冲突,提问这些男性观众是否真的感到羞耻,还是因为他们被设定为男性角色。
“君教发直言,大声无休时”提出了对更直接、无保留表达个人感受的期待,呼吁观众应该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反应,无需顾虑他人的评价。
“君教哭古恨,不肯复吞悲”进一步探讨了表演艺术如何引发深层次的情感共鸣,特别是对于历史或社会悲剧的感伤。
“乍可阻君意,艳歌难可为”最后表达了对于艺术欣赏中个人化体验的追求,即尽管有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全投入到表演中,但艳歌的创作与表现仍将继续,以寻求共鸣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对比和具体情境的描绘,探讨了艺术、情感表达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艺术欣赏中寻求共鸣和理解的普遍渴望。
《知音者诚希》古诗词赏析:
韩愈的这首诗《知音者诚希》充满了对音乐、爱情以及人性深刻而又复杂的情感探讨。诗以设问开篇,提出“抑逼教唱歌,不解看艳词”,暗示了音乐与文字在不同人眼中的价值取向和理解深度。音乐与文字是艺术的两个主要形式,韩愈通过对比“唱歌”与“看艳词”来阐述理解艺术的深度和方式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描述了在欢聚一堂的情境中,人们的行为与内心状态的对比。他提到那些“把酒人”看似在享受欢乐,但实际上却缺乏真正的欢乐姿态。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位懂得音乐,能以音乐抚慰人心的“伶者妇”。她的歌声如同柳枝般轻盈,能以音乐的魔力让人心醉,甚至是那些“悭吝者”——原本对慷慨大方有所保留的人,也被她的歌声所打动,甚至愿意解囊相助。这说明音乐有着超越物质的力量,能够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然而,诗的最后部分却描绘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场景。这里出现了“长直夫”,他们的声音“雌雌”,与妻子或女儿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人性中复杂的情感层面。韩愈在此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君心岂无耻?”面对一个如此“大声无休时”或“哭古恨”的人,诗人似乎在探讨道德与表达自由之间的张力,以及人性中情感表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韩愈通过这首诗,不仅探讨了音乐与艺术的影响力,还深入挖掘了人性中情感的深度和多样性,以及在不同情境下个体如何理解和回应艺术与人性的挑战。这首诗以深刻的情感洞察和细腻的语言描绘,展现了韩愈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功底和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