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u lán tián cuī chéng lì zhī yǒng xuě jiàn jì
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
piàn piàn qū hóng jí fēn fēn zhú chuī xié |
片片驱鸿急 纷纷逐吹斜 |
dào jiāng hái zuò shuǐ zhe shù jiàn chéng huā |
到江还作水 着树渐成花 |
yuè xǐ fēi pái zhàng hú chóu hòu gài shā |
越喜飞排瘴 胡愁厚盖砂 |
jiān yún fēng dòng kǒu zhù yuè zhào tiān yá |
兼云封洞口 助月照天涯 |
míng jiàn mí cháo niǎo cháo féng shī zhé chē |
暝见迷巢鸟 朝逢失辙车 |
chéng fēng jǐn xiāng hè níng zhǐ lì gēng jiā |
呈丰尽相贺 宁止力耕家 |
《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韩愈写给蓝田崔丞立的一首回信诗,表达了对雪景的描绘和感慨。让我们一段一段解释:
1. **片片驱鸿急, 纷纷逐吹斜**:雪片飞舞,赶着鸿雁迅速移动,跟随风的吹拂,斜斜地飘落。
2. **到江还作水, 着树渐成花**:雪花飘落到江面后融化成水,落在树上渐渐形成美丽的雪花装饰。
3. **越喜飞排瘴, 胡愁厚盖砂**:对南方的人们来说,雪的来临是一种喜讯,因为它能排除湿热的瘴气;对于北方的人来说,雪可能是一种担忧,因为它可能覆盖在沙地上,影响生活。
4. **兼云封洞口, 助月照天涯**:除了雪花的飘落,还有云层将山洞的入口封住,而月光在远处的天空中照耀,增加了夜晚的神秘感。
5. **暝见迷巢鸟, 朝逢失辙车**:夜晚见到迷途的鸟儿在雪花中迷失方向,早晨可能见到因为路面积雪,车辆陷入无法前行的困境。
6. **呈丰尽相贺, 宁止力耕家**:雪花的降落预示着丰收的景象,人们相互庆贺,不仅仅是耕种的人家,所有的人都为之欣喜。
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雪后自然景象的生动画面,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生活、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古诗词赏析:
韩愈的《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是一首描写雪景的诗歌,通过对雪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了雪的美丽与深沉的意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开篇描绘
诗的开头“片片驱鸿急, 纷纷逐吹斜”,通过“片片”和“纷纷”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空中急急纷飞的景象,既表现出雪花数量之多,又展现了雪花飘落的动态美。同时,“驱鸿急”和“逐吹斜”则用比拟的手法,赋予雪花以生命力,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雪花在风中跳跃、追逐的情景。
### 细部描写
接着的“到江还作水, 着树渐成花”,巧妙地将雪融入了自然的循环之中。雪花到了江边会融解成水,落在树上逐渐成为雪的装饰,这种转化和生长的过程,展示了自然界中物质变换的奇妙,也寓意着生命和美的延续。
### 深层寓意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这里通过“喜”与“愁”的对比,展现了雪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喜的是雪可以排解瘴气,带来清新和净化;愁的是雪厚重,覆盖沙漠,可能会带来不便和挑战。这一对比隐含了作者对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 烘托氛围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通过“兼”字和“助”字,诗人巧妙地将雪与云、月联系起来,不仅描绘了雪景的广阔和壮观,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更深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如云封洞口象征着隔阂与封闭,月照天涯则表达了宽广与希望。
### 社会意义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这两句通过描写夜幕下鸟儿迷失方向,清晨时道路被雪掩盖,体现了雪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同时也隐含了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与挑战。
### 结尾抒情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结尾两句转向对丰收的喜悦和对辛勤耕作的赞美。诗人通过赞美雪后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慷慨赐予的感激,同时也寄托了对辛勤劳动者的敬意,体现了劳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总之,韩愈的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蕴含了对生命、自然、社会和劳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哲学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