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 shòu cí
献寿辞
guì pò chū shēng qiū lù wēi qīng luó yǐ báo wèi gēng yī |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
yín zhēng yè jiǔ yīn qín nòng xīn qiè kōng fáng bù rěn guī |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
《献寿辞》古诗词释义:
《献寿辞》是唐代诗人王涯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一位女子在中秋节向长辈表达敬意和祝福的心情,通过细节描绘展现出她对节日的温馨感受和对家人的思念。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 **桂魄初生**:这里的“桂魄”指的是月亮,月亮初升,象征着新的一天或新的一段美好时光的开始。
- **秋露微**:秋天的清晨,露珠稀疏而轻柔,渲染出一个宁静而温馨的环境。
- **轻罗已薄**:形容夏天的薄绸衣已变得太薄,暗示季节的变化和天气的转凉。
- **未更衣**:意味着这位女子还未更换衣物,可能在等待重要的时刻或人物出现,她没有感到疲倦或不适,而是精神饱满。
这两句诗通过月亮初升、秋露微稀和轻罗衣薄的场景,展现了中秋节清冷而又不失温馨的氛围,同时暗示了人物的期待和仪式感。
2.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 **银筝夜久殷勤弄**:银筝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这里指的是女子在夜晚长时间弹奏筝琴,表达着她的热情和专注。殷勤弄筝,即用心地弹奏,显示出她在节日之夜的喜悦和祝福之情。
- **心怯空房不忍归**:因为是中秋节,可能家中有亲人团聚,或是有某种仪式需要她参与。尽管夜晚已经很晚,但她害怕离开空荡荡的房间,表达出对家的依恋和对团圆的渴望。这句诗流露出一种细腻的情感,展现出在节日中对亲情的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自然景象和人物行为,既展现了一种节日的温馨氛围,也深刻地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
《献寿辞》古诗词赏析:
王涯的《献寿辞》不仅是一首表达敬意和祝福的诗,更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深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 题材与情感
诗题为《献寿辞》,表明这首诗是为庆祝寿辰而作,其情感基调是热烈而真挚的,充满着对长辈的敬爱和祝愿。通过“献寿”的主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寿星的尊敬,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生命珍贵的深刻思考。
### 意象与意境
1. **“桂魄初生秋露微”**:首句通过“桂魄”(月光)与“秋露”(清晨的露水)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宁静而清新的秋晨景象,暗示寿辰的宁静美好,同时也蕴含着对岁月流转的细腻感受。
2. **“轻罗已薄未更衣”**:描述穿着轻薄衣物的人(可能指诗人的形象),表现出秋日清晨的凉爽,以及不急不躁、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这句话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是对寿星生活的一种理想化体现。
3.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夜深之时,诗人仍在轻弹银筝,表现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夜晚宁静的享受。而“心怯空房不忍归”则透露出对当前情境的留恋,以及对陪伴的渴望,同时也可能暗喻着诗人对生命中美好时刻的珍惜和对孤独的避讳。
### 主题与寓意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寿辰的喜悦与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亲情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悟。通过这些意象和情境的构建,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艺术的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
综上所述,《献寿辞》不仅是一首献给寿星的诗歌,更是诗人对生活、自然、情感和时间的深刻感悟的体现,展现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文学造诣。